南亞之門的命運遠比劇情來得曲折跌宕。4月13日,中炬集團總裁兼董事長朱景圖在香港墜亡,在驚訝之余,不免讓人首先聯想到中炬置地的南亞之門。而這些年來南亞之門之所以備受矚目,跟昔日“昆明第一高樓”光環有著莫大的關系。不過,項目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規劃調整中躑躅前行,蹉跎多年后不但痛失“昆明第一高樓”,住宅部分也遲遲領不到預售證,用“命運多舛”來形容它再恰當不過。如今朱景圖命隕香港更加讓人浮想聯翩,南亞之門將何去何從?
>>相關閱讀:
中炬宣布由朱景圖之妻主持工作公司項目正常
低調的中炬掌門人——朱景圖其人其事

南亞之門尚義公館
南亞之門的住宅部分稱為尚義公館,該項目最近一次傳出要于春節后開盤的消息是今年2月份的事情,但是如今距離春節過去已經兩個月的時間,南亞之門尚義公館開盤卻渺無音信,截至目前,該項目也未能領到一張預售證。項目遲遲不開盤,不能不讓業內外頗多揣測。顯然,并非是因為項目的工程進度未達到申領預售證的標準,早在2014年8月份,云南房網踩盤時就發現尚義公館就已經封頂并完成了外立面裝修。與此同時,項目還打出“10月開盤,開盤即交房,即買即住”的廣告標語。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南亞之門第一次傳出開盤消息,自三年前,也就是2012年開始,該項目開盤消息就被頻頻傳出,卻又屢屢失約,三年的時間已經足以讓人們對其失約之舉習以為常。
當我們回頭查看南亞之門開發過程的時候,其實就不難發現,南亞之門高度幾經調整,期間高度有過很多版本,乃至于截至目前項目準確高度也尚未定論。從項目規劃之初的66層,288米;到項目2008年過規,高度增加了28米,為72層316米。次年3月,項目又再次修改規劃,高度再增17米,為81層,333米,“昆明第一高樓”的光環也由此而來。然而,昆明摩天大樓的“頭把交椅”還沒做熱乎,就有坊間傳聞南亞之門下調了高度,先是降到了57層,273.5米。后來,南亞之門官網顯示的是56層,258米。但項目的操刀方中炬置地對外宣稱的卻是268米。當然,這還不是最終版本,開發商方面最近一次提及南亞之門的高度是今年2月份,數字顯示為273米。而項目高度一變再變也讓項目隱憂漸現。
至于工程進度方面,南亞之門目前也只有住宅部分呈現,200多米的寫字樓仍然停留在打地基階段,而項目早在2008年就已經動工,至今已經過去五六年的時間。
而這期間并非沒有轉機。所謂的轉機現于今年2月6日,盤龍區拓東路78號2宗約6畝的用地在網上掛牌,經過云南房網的對比,這兩宗地塊位于南亞之門項目的規劃用地范圍之內,同時,2宗地塊也被證實確屬于南亞之門的整合用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掛牌的6畝整合用地有著地王的身價,一旦中炬置地集團納入麾下,那么也就意味著南亞之門有望完善土地手續,住宅部分申領預售證一事也將柳暗花明。豈料,掛牌當日,中炬置地并沒有拿下這2宗整合用地,錯失了可以說是這些年來唯一的一次有望脫“難產”之困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公開資料顯示,中炬置地在開發南亞之門項目中跟江蘇天地集團是有合作的。而江蘇天地集團在蘇州則開發有278米的東方之門項目,因著其外形酷似低腰秋褲而被戲稱為“秋褲樓”。有意思的是,東方之門四度延期交付,期間大股東還有過一個變更,直到近期項目也才有新的轉機,這與昆明的南亞之門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不同的是,昆明南亞之門仍深陷諸多是非當中無法自拔。猶記得早些年中炬置地也就是參與了昆明的CBD建設,扯了一塊地,欲建南亞之門,項目高度兩度上調,便冠上了“昆明第一高樓”的光環,隨之眾人在項目美輪美奐規劃的“蠱惑”下爭先搶購,然而即便是再多美好的期許終還是敵不過一紙“預售證”。而今,朱景圖斯人已逝,南亞之門又該何去何從?

云南中炬集團新聞發布會現場
昨晚,云南中炬集團方面就其董事長朱景圖香港意外身亡一事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對媒體關心的南亞之門相關事宜也進行了答疑。中炬集團表示南亞之門項目的相關業務將正常開展,涉及云南中炬集團、昆明拓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署的各類合約也將正常履行。至于項目住宅部分尚義公館為何遲遲拿不到預售證,對方也坦承是因為零星的整合用地并沒有完成出讓。而上文也提到項目的零星整合用地曾于2月份掛牌,只不過中炬置地并沒有出手。究其原因,與每畝3618.87萬元的起拍單價大有關聯,這一價格已經超過了歷史地王恒隆廣場的起拍單價,更是遠超原昆八中地塊的成交單價。有著地王身價的6畝整合用地自是讓中炬置地望而卻步。因此,這兩宗整合用地何時才能完成出讓,讓南亞之門脫離“難產”之困,又是該項目留給市場最大的一個懸念。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