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昆明10強房企今年拿地幾乎“推光頭”,幸好俊發救了場

2021年即將過去,今年昆明土地市場的交易成果也基本明朗,去年昆明銷售10強房企幾乎集體“躺平”,融創、萬科、恒大、碧桂園都是零出手,寸土未入,只有多年老大俊發集團斥資16.49億元,拿下了208畝土地,讓10強房企在2020年的拿地記錄不至于“推光頭”。

去年昆明10強房企今年拿地幾乎“推光頭”,幸好俊發救了場

2021年昆明土地交易盛況不再

俊發雖然為10強房企保住了顏面,但今年拿地的時間也全部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一分錢沒花。而且俊發雖然總共拿地208畝,但主要收儲也只有兩次,一次是今年5月拿下了茨壩村城改,也即星辰俊園的110.9畝商住混合用地,另一次是今年2月摘得龍泉俊園47.8畝后續開發用地,其余都是目前在建項目的零星后續用地。

下圖就是去年昆明10強房企名單,無論是按流量金額計算還是按權益金額計算的榜單上,10強房企中唯一拿地的都只有俊發。

去年昆明10強房企今年拿地幾乎“推光頭”,幸好俊發救了場

云南房網統計了今年昆明主城的主要土地交易,然后與去年(2020年)拿地企業的名單和成績對比,發現差距巨大(下圖),因為今年龍湖只不過拿了2畝多的零星用地,就排在22位,而去年同樣排在這個位置的光明地產,拿地面積是156畝。

去年昆明10強房企今年拿地幾乎“推光頭”,幸好俊發救了場

根據云南房網的統計,昆明主城在今年全年僅完成51宗約1132畝土地交易,土地收入堪堪過百億,達101.7億元。全年土拍成交量加在一起,只相當于去年6月一個月的水平,同比銳減近9成,創下近六年來的最低水平。

俊發今年拿地才208畝,就已經名列昆明房企全年拿地排行榜的第二位,去年俊發拿地430.6畝,比今年超出一倍還多,卻只能排在第三位。

土地成交萎靡,是因為房地產企業拿地意愿不高,拿地規模減少。

從競地房企來看,今年僅有22家房企參與土拍,獲地面積最大的三家房企分別是云南建投、俊發集團和東原地產,兩家都是云南本土房企。參與土拍的房企數量對比去年,也整整減少40家。去年獲地面積排在前20的卓越、金地、綠地、融創、旭輝、萬科、海誠、大華、新城控股、華夏、光明、北京中建都未在今年出手。

從獲地面積來看,去年進入拿地前5的門檻是359畝,而今年進入拿地前5的門檻只有84.13畝。今年拿地面積排名第一的211畝在去年甚至都只能排到第16名后。

俊發、萬科、融創、碧桂園和恒大,是連續多年昆明房地產銷售榜排名前五的企業,只是除了俊發穩居第一,其余幾家公司的位次每年小有變化,支撐它們占據銷售榜前列的,是5家公司多年穩定的土儲能力,它們近些年每年拿地規模,也基本排在昆明房企前列,像今年這樣,除了俊發在土地市場上有所斬獲,融創、萬科、碧桂園、恒大顆粒無收的情況,以往還從來沒有發生過。

除了上述5家頭部房企,近些年的昆明土地市場上比較活躍的金地、海倫堡、綠地、藍光等公司,今年也都按兵不動,一寸土地不買。

房企不買地、少買地,有些是因為資金問題,比如恒大、藍光,但大多數是因為信心問題,暫時看不清市場走勢,所以就選擇觀望。

由于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玩家不愿或者不敢拿地,導致今年昆明土地市場上本地國企成了主角,全年拿地最多的是省屬國企云南建投,排名前十的還有昆明新置投資和軌交集團,東航云南公司也差不多算是本地國企,不過這幾家國企總共也才拿地370多畝,這個成績如果放在2020年,只能排在第五位,還不如俊發一家拿地多。

去年昆明10強房企今年拿地幾乎“推光頭”,幸好俊發救了場

昆明主城去年下半年至今年獲地暫未啟動項目

在供地銳減的情況下,新盤減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很難改善。從昆明主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成交商住地塊的動向情況可以看到,目前主城僅有9個商住項目未動,其中還有4個是位于位置相對偏遠的空港經濟區。

盤點市區內未動住宅項目,僅有中南在去年12月斬獲的西北新城97畝土地和東航集團88畝首批云錦東方城地塊兩個。

房企不拿地,土儲只減不增,肯定會對后續開發造成影響,目前萬科、融創、碧桂園在昆明的土地儲備都已不多。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