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環境保護局擬審批海源高新天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有關規定,現將擬審批《海源高新天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書》基本情況予以公示。

一、建設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海源高新天地建設項目

建設地點:昆明市高新區海源北路北側、科新路東側

建設單位:昆明高新洮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新建

環評單位:北京中咨華宇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建設內容:項目總占地面積46108.62m2,總建筑面積216316.31m2。建設內容包括3棟高層商業、企業總部和商務辦公樓,地下設三層,負一層為超市、商鋪、超市庫房、設備用房、辦公及車庫,負二層、負三層為車庫、備用發電機房、中水處理站及人防設備用房和酒店后勤用房。

二、項目采取的環保對策措施

項目環保措施一覽表

項目

主要控制措施

效果

施工期

大氣污染物 ①施工單位在施工場界外圍修筑2.5m彩瓦圍墻及砌筑圍墻,并對工地出入口運輸道路進行了混凝土硬化。②對施工裸露場地及主要運輸道路等在非雨天時適時灑水降塵;③運輸車輛采用密閉車斗,車斗應用棚布遮蓋嚴實;④進場道路定期清掃,清掃前先灑水;⑤管理人員食堂安裝抽油煙機。⑥施工過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等易產生揚塵的建筑材料,應采取密封存儲、設置圍擋或堆砌圍墻、用防塵布苫蓋等措施;⑦項目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在施工場地內現場拌合;⑧工地內若需從建筑上層將具有粉塵逸散性的物料、渣土或廢物輸送至地面,可從電梯孔道、內部管道輸送,或者打包搬運,不得凌空拋撒;⑨項目土石方運輸過程中,采用圍布遮蓋。⑩項目在出口設置了車輛清洗池,進入施工場地的車輛需清洗過后離開。根據《昆明市限期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實施意見》,項目施工中應按照要求采用預拌砂漿。 不擾民、達標排放 水污染物 ①施工場地內已修建1個臨時水沖廁并配建1個化糞池,同時生活區修建1個沉淀池。水沖廁廢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管網,其它生活污水由沉淀池(面積不小于15m2)收集后,并將其回用于灑水抑塵等。②項目設置二級沉淀池,面積不小于100m2,將施工廢水經過一定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施工中噴灑工序,經沉淀后的多余廢水用于場地附近的路面噴灑,以降低施工現場的揚塵量,不外排。③施工場地每個主出口設車輛清洗池1個;④施工時在場地周界開挖截排水溝,設立擋土墻,當天覆土當天壓實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⑤井點降水的抽排水、匯流雨水、基坑開挖過程中的地下滲水可通過沉降池收集后,用水泵抽入前述施工廢水二級沉淀池中進行沉淀。該部分廢水部分回用于灑水降塵,回用不完的排入項目南側海源北路市政污水管道。⑥合理制訂施工計劃,盡量避開雨季施工,特別是土石方較大的工程必須集中安排于旱季,并盡量縮短施工期限。 合理利用、不外排

不污染環境

合理處置
噪聲污染 ①施工單位選用低噪設備;②合理安排施工步驟和施工作業時間;③將鋼筋加工點設置于場地中央,遠離周邊敏感點;④加強管理等措施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⑤嚴禁在12:00~14:00、22:00~6:00期間施工,須連續施工作業的按照《昆明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辦理相關手續;⑥在不影響施工情況下將噪聲設備分散布置,對固定的機械設備(如無齒鋸及多功能木工刨)盡量入棚操作;⑦車輛出入現場時應低速、禁鳴;⑧建設與施工單位還應與施工場地周圍單位、居民建立良好的關系,及時讓他們了解施工進度及采取的降噪措施,并取得大家的共同理解。 不擾民、達標排放 固廢 ①施工場地設置臨時堆土場,堆放現階段開挖產生的土石方,臨時堆土要進行覆蓋,周邊設置排水溝及沉淀池,減少水土流失,嚴禁排入中干渠;②施工場地設置臨時垃圾桶若干,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處置;③建筑垃圾分類處理,分撿出具有回收價值的廢鋼筋、廢木材、廢塑料、廢包裝材料等,可送廢品收購站回收利用;余下無回收價值的部分,運輸至指定棄土場處置;④建筑垃圾應集中堆放并建擋墻等,禁止建筑垃圾隨意堆放;⑤不能夠回收利用的木板等裝修材料集中收集,并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139號令《城市建設垃圾管理現規定》和昆明市人民政府第88號令(昆政辦[2011]88號)《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實施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處理前向城市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然后由有資質的單位按要求進行運輸和處置;⑥禁止與生活垃圾混合處置,禁止隨意丟棄;⑦項目產生43.945萬m3棄土,棄方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清運,嚴格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第88號令(昆政辦[2011]88號)《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實施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的相關要求清運處置
環境污染減小
水土保持 ①基坑開挖時,設置臨時堆土場,用于堆放開挖土方,臨時堆土場周邊設計袋裝土進行攔擋防護,土方及時回填;并設置纖維網攔擋;裸露基坑邊坡采用臨時覆蓋。②項目建設區周邊、主干道內側、建筑物周邊建設臨時排水溝并配合沉砂池使用,主要收集場地雨水;③防止施工期的泥沙直接進入小區排水管道從而造成管道的淤積,在臨時排水溝的尾部設置沉沙池; 減少生態破壞

營運期

大氣污染物 ①樓房的內置油煙豎井,商業配套部分的餐飲業入住時,應按照《昆明市餐飲業管理規定》單獨辦理環保手續,且餐飲業廚房油煙經油煙凈化設施處理后,通過樓房的內置油煙豎井于集中排空,確保油煙排氣口高于周邊10m以內建筑物高度1.5m;②地下停車場內安裝抽風機,設置4個排風口,每小時換氣不低于6次,保證換氣率和通風量;③地下一層設有備用柴油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一般情況下不運行。當柴油發電機工作時產生含SO2、CO、NOx及總烴的廢氣。環評提出采用PVC管專用排氣管道,排放口位于綠化帶內,排放口高于地面1m,排氣口不能靠近附近建筑門窗;④項目中水處理站排風口設置在室外景觀比較隱蔽的地方,并結合景觀小品設計,做到美觀漂亮,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⑤加強垃圾收集箱轉運清理工作,避免由于垃圾長時間堆積、霉變。 減小對居民影響 水污染物 ①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制;②嚴格規范一個建設項目只設一個排口的要求,應定時檢查排污口,對其進行規范化管理,排污口應設明顯標志;③中水處理系統,規模145m3/d,中水部分回用于沖廁和綠化等,剩余污水排放在需達到《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三級標準的要求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最終進入昆明第三污水處理廠;④化糞池4座,總容積不小于800m3,并每個化糞池均滿足停留時間大于24小時;⑤餐飲需配置隔油池,隔油池總容積應不小于10m3,具體規模在項目的設計階段重新確定,隔油池產生的廢油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⑥采用雨水地面滲透,雨水通過綠地滲透到地下水;盡可能收集雨水用于綠化、道路灑水、廁所沖洗等;未能下滲或收集的雨水,通過雨水口進入雨水管,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網。 達標排放
合理處置
噪聲污染 ①加強辦公人員環保意識的培養,減輕生活噪聲的影響;②嚴格控制商鋪在商業開業、店慶或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喇叭或采用其他發出高噪音的方法招攬顧客;③加強車輛管理,在項目設置限速、禁鳴等標志;④合理布置水泵房的安裝位置、對中水處理裝置等設置為密閉型;風機、水泵采用減震、安裝消聲止回閥,備用發電機設置于地下二層,安裝隔聲罩;⑤中央空調冷卻塔采用隔聲屏障,要求隔聲屏障高度大于冷卻塔高度+1.0m;⑥種植綠化帶,起到吸聲、隔聲的作用,臨街綠化盡量多選用高大喬木; 不擾民,達標排放 固廢 ①生活垃圾、化糞池污泥、中水處理站污泥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理;②垃圾實現袋裝化,采用易降解的垃圾袋;③廢油、泔水委托特許經營單位處置。 合理處置

三、公眾參與情況

2013年4月15日~2013年4月28日在項目區海源北路入口處進行第一次信息公示方式為粘貼告示;2013年5月28日~6月17日進行第二次公示(網址:http://www.eiafans.com);2013年12月進行了問卷調查;2014年3月18日,通過了市評估中心組織的專家論證;2014年4月4日~2014年4月18日在環評愛好者網站進行了全本公開。

四、環評文件放置地點

昆明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環保局窗口(紙質文本)、昆明市環境保護局網站、昆明市政府信息公開門戶網、云南省人民政府重大決策聽證網(電子文本)。

五、公示時間:2014年5月4日至2014年5月8日止(不含節假日)。

六、征求公眾參與的主要事項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眾對擬建項目區域環境質量的看法,對目前區域范圍內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的認識,該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環境問題,對本項目環境保護工作的建議,對本項目建設的態度。

七、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眾可通過向指定地址發送電子郵件、電話、信函或者面談等方式發表關于該項目建設及驗收工作的意見看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5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海源?高新天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核意見要求聽證。

八、反饋方式

昆明市環境保護局

Email:hpgsfk@aliyun.com

電話/傳真:0871-641457890871-63149810

通信地址:昆明市呈貢新區錦秀大街1號4號樓

郵編:650500

附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來源:昆明市環境保護局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