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舊城改造下的城市綜合體研究

引言:城市綜合體具備完整的街區特點,是建筑的城市價值復合化、城市功能集約化發展的結果,綜合體通過街區的作用,實現了與外部城市空間的有機結合、交通體系的有效聯系,成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的中心,延展了城市的空間價值。

一、城市綜合體概述
定義:《美國建筑百科全書》將綜合體定義為:“在一個地塊上具有單個或多個功能的一組建筑”。
現代定義:城市綜合體是指在都市中居住、辦公、商務、文化娛樂、購物、社交、休憩等各類功能的符合,相互之間價值鏈高度集約的街區建筑群體。
產生的條件:綜合體的出現是城市聚集的產物,當人口聚集、用地緊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這個區域的核心部分就會出現這樣一種綜合物業。而且隨著城市聚集度的提高,土地資源的緊張,這種綜合體建筑形式會越來越多。

二、城市綜合體的模式
在城市中心區域,綜合體一般以下四種發展模式:
模式一:酒店、寫字樓、商場、公寓等各種功能均衡發展的模式

案例:香港太古廣場、北京東方廣場、北京華貿中心
模式一發展的外因在于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CBD/城市中心)附近,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主干道沿線/地鐵口),此外項目本身要具有較大的規模(建筑面積20萬㎡以上)
項目發展的內因要有強制性的視覺沖擊,一般是超高層或建筑群,要有高水準規劃設計,項目的各功能共融不互擾。項目本身功能化體系,五星級酒店、甲級寫字樓、高中高檔購物中心、頂級酒店式/服務式公寓都是頂級模式,具有很強的相互關系。項目本身有專業的管理團隊,物業管理和經營管理都是區域內最先進模式。

模式二:以寫字樓為核心功能的發展模式
案例:廣州中信廣場、深圳信興廣場
模式二發展的外因主要依賴客戶(產業)支撐,項目自身已形成產業簇群或引入核心客戶帶來相關簇群,形成未來商務核心區。
項目自身規劃為要有強制性的視覺沖擊的超高層或建筑群,寫字樓大堂昭示性強,功能化體系全,寫字樓帶動其他功能,并定位其他功能的規模與檔次,有配套完善的商場、公寓等。

模式三:以酒店為核心功能的發展模式
案例:上海商城
模式三的發展外因一地理位置不遠離城市核心區,交通為主干道沿線,客戶以商務客戶為主。
項目內因一是要有強制性的視覺沖擊力,要為超高層建筑群,定位差異化,通過提供頂級差異化服務而非直面競爭建立其核心地位;功能化體系,五星級(以上)酒店帶動公寓、寫字樓,并定位其的規模與檔次,項目周邊要有頂級商場等配套設施。

模式四:以商業為核心功能的發展模式
案例:深圳華潤中心、日本福岡博多運河城
模式四的外因依靠城市核心區地理位置,位于地鐵口/主干道沿線,區域功能的缺乏、需求旺盛,人流大及商業氣氛濃。
項目自身要有明確定位,一般為大規模綜合、娛樂性、觀光性、頂級商業等,自身建筑形式、業態、服務內容獨具特色,功能化體系以商業為主,其他功能為輔,項目還要具備一流的規劃設計、經營管理等合作團隊。

四種模式以及四種模式收益方式具體要根據項目自身來規劃,綜合體的價值實質,就是通過各業態的相互作用形成最大化價值呈現。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