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環板塊,最缺的是什么?

環線是中國大多數城市的特點,俗稱為“攤大餅”。

但不管環線再多,每座城市的一環內,始終是資源最集中的區域,無論是總量還是分布密度都遠高于其他區域。

城市發展遵循從中心向周圍擴張的路徑,使得教育、醫療、商業等公共資源,在城市建成之初就已落地鎖定,就拿昆明來說,有人曾做過統計:

昆明一環板塊,最缺的是什么?

一環的面積僅約15平方公里,在全市建成區面積中的占比僅為3%。

但27%的小學名校、22%的中學名校、52%的三甲醫院、43%的大型購物中心、23%的已建在建地鐵站,都在一環內。

昆明一環內真的什么都不缺?

看上去,昆明一環內似乎啥都不缺了,但有人一定會質疑:你怎么不算公園啊?一環內才有幾個公園?

上一張昆明一環內的公園分布圖,來感受一下:

昆明一環板塊,最缺的是什么?

圖中一環內的公園包括了近年來新修的一些小游園、口袋公園等,盡量搜羅下來,總數大概不超過20個。

再看面積,一環內公園面積最大的是圓通山(367.5畝),其次是翠湖公園(324畝),這也是一環內僅有的兩個面積超過百畝的公園,第三大的彌勒寺公園約為81畝,其他的基本只有10多20畝了。

大致估算下,一環內公園總面積最多不超過一千畝,這是什么概念呢?只相當于3/4個五甲塘濕地公園,或者1/4個環草海濕地公園。

如果算人均面積則更少,一環內居住人口暫無官方數據,只能推算,根據七普數據,盤龍五華西山官渡四區加起來人口約460萬人,其中生活在一環內的,少說也有一兩百萬。

放寬一點,按100萬人口、1000畝公園計算,一環內人均享有的公園綠地面積只有:

0.66平方米。

可做對比的是,官方數據顯示,昆明2023年新增和提升改造500個公園(游園),目前全市公園、游園數量已超過1000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

12.32平方米。

公園數量僅占全市不到2%,人均面積僅為全市平均水平的5.3%。所以更準確的說法是,一環內不是缺公園,而且是極端的缺公園。

原因很簡單,相比其他公共配套,建設公園需要更多的土地,由于一環核心區早已定型,可建設用地基本來自舊城拆遷改造,這些土地注定稀少零散,寸土寸金,價值極高。與此相反,新城區向外拓展空間很大,有大把可用于公園綠地建設的土地。

因此,昆明一環內的公園數量與規模已定型,基本不可能再新增。

一環板塊的地段價值需要重新評估

一環內什么配套都不缺,唯有公園綠地是例外。這一現實狀況對地段和房產價值的影響有多大?

客觀來說,公園其實屬于“奢侈”的配套因素,和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關聯度要小于教育、醫療、商業、交通等配套。

對于普通剛需或剛改,有公園錦上添花,沒有也無傷大雅;可對于高改和豪宅,缺少公園綠地就是硬傷。

越是高端,對樓盤周邊環境生態的要求也越高,反之,離公園越近,對樓盤的身價影響越大。

大名鼎鼎的例子如海德公園、湯臣一品,在昆明,從早期的翠湖、世博、度假區等富人區,到新晉的草海片區,均驗證了這個規律,而像巫家壩中央公園,則是典型的反面案例。

回到一環內板塊,眾所周知,由于前幾年開始昆明就嚴控二環內新增建設用地,所以能在一環內拿地開發的項目很少,無一例外都打造豪宅項目。其原因一是土地成本高,二是地段核心配套齊全優質。如前幾年交付的俊發逸天峰,就曾一度是昆明房價天花板的存在。

翠湖公園

翠湖公園

市中心資源高度集中的共性,導致一環內豪宅的配套條件都差不多,而能拉開差距的,恰恰是市中心最稀缺的、也是豪宅不可缺少的公園綠地。

所以不少翠湖一兩公里之外的樓盤紛紛冠上翠湖之名,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也從側面證明,能滿足“一環內+公園”的地段,才是頂級的城市貴脈,孕育真豪宅的最佳土壤。

一環內豪宅,當然要筑于貴脈之上

談論豪宅當然離不開當前的市場。

受大環境影響,昆明樓市總體還在筑底階段,同時市場分化也在加劇,一個突出的現象就是,剛需市場萎靡不振,而改善市場相對穩定,其中高改再改類型的豪宅市場則是表現最好的。

就全國來說也是同樣的趨勢,易居研究院報告顯示,今年前7月,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個城市高端住宅交易套數達4418套,為近五年最高點。而以蘇州、武漢、南京、成都為代表的強二線城市,高端住宅市場也在快速回暖。

市場下行,高端市場反而遇熱,反映出置業邏輯的變化,擁有優質地段和配套資源的豪宅,無疑是恒定價值的代表,以最近幾周昆明成交單價最高的項目為例:

昆明一環板塊,最缺的是什么?

這些高端盤可分為三個大類:

一是生態資源型,滇池邊很多,后續也還可能有新增,不算絕對稀缺城市資源型,如滇池邊的華夏四季龍湖山海原著山海灣8號等;

二是豪裝型,超高裝標堆砌,但并不是難以復制,如雙塔片區的幾個高端盤、北京路的萬科、美的項目,以及老螺螄灣的金茂府等;

三是城市資源+生態資源型,如一環內的,藝城春城玖號,占據一環核心區域,且擁有稀缺的生態資源彌勒寺公園。 

可以看出,昆明豪宅市場的大趨勢是——向資源靠攏,真正的豪宅,是對絕對稀缺資源的極致占有。

作為昆明售價前十排行榜上的常客,藝城·春城玖號對此的詮釋最為典型。

城央貴土之上的藝城·春城玖號

城央貴土之上的藝城·春城玖號

藝城·春城玖號的實景合成圖上,最顯眼的莫過于樓下的彌勒寺公園,原為省委2號院,昆明人又稱其為“省委公園”,占地81畝,是昆明一環內僅次于翠湖、圓通山的第三大公園。

彌勒寺公園

彌勒寺公園

一環內樓盤和公園本就稀少,二者兼具的藝城·春城玖號就成了唯一的“孤品”。

如果僅止于此,這樣的地段價值只不過到了稀缺層面,其實豪宅項目的地段稀缺性本就是理所當然的。

但如果再加上兩個因素,藝城·春城玖號的一環貴脈屬性就真正無可置疑了。

藝城·春城玖號位于金碧路與西昌路路口,昆明人都知道,這里原是省委大院所在地,云南省委搬遷到廣福路之后,老省委2號院衍化成了現在的彌勒寺公園,但同時其他多個省委大院和機關居住區都還保留在原地,如下圖所示:

藝城·春城玖號友鄰分布示意

藝城·春城玖號友鄰分布示意

春城玖號身處曾經的政務要地,周邊的這些“友鄰”,天生自帶“純粹、優質”的圈層屬性,由于項目客戶的地緣屬性很強,吸引更多同等社會地位、同等文化涵養、同樣生活追求、同類型價值觀的人士于此聚合,實現友鄰皆傳奇的精英聚集氛圍,深化塔尖烙印,從而引導價值資源的再造。

金馬碧雞坊是代言昆明歷史文化的城市名片

金馬碧雞坊是代言昆明歷史文化的城市名片

除了地段和圈層帶來的貴胄氣質,春城玖號一側的金碧路,則是一條人文底蘊濃厚、商業文明發達的道路,這條東西向主干道,歷史上曾為昆明老城繁華的城南大道,現在一路串起金馬坊、南強歷史文化街區、得勝橋等人文勝景,以及順城、百盛等現代商業,是這座城市最具人文氣息的城市中軸。

此外,項目其他配套也是一環內的頂配,出門100米即是地鐵5號線彌勒寺站,教育配套方面可就讀書林二小,項目一公里范圍內,昆華醫院、云大醫院兩大三甲醫院,順城、百盛等商業中心,以及篆新農貿市場,煙火氣十足。

貴胄氣質+人文貴脈,諸多不可復現的因素疊加,“城央貴土上的傳世藏品”才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即將推出的城央“無限系”豪宅,為什么不能錯過?

前段時間,藝城·春城玖號一、二棟已經完成交付,八成不動產權證已交到了業主手上,小區園林景觀也已呈現。

重點要說的,是項目即將全新推出的五棟——城央“無限系”豪宅。

昆明一環最缺的是公園,而藝城·春城玖號立于彌勒寺公園公園之側,“含綠量”瞬間拉滿。昆明一環新房稀缺,而藝城·春城玖號樓王適時推出,以最后的孤品演繹傳世價值。

作為春城玖號新推的樓王棟,目前五棟的主體及外立面已建成,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屬于準現房。之所以稱其為樓王,一是緊貼且直面彌勒寺公園,景觀、視野最佳,二是打造相伴一生的恒久之宅,戶型、裝標全面升級。

五棟的戶型面積段覆蓋約106-166㎡,綜合得房率超過了88%,贈送后得房率甚至超過96%。超高得房率實現的,不僅是空間利用的最大化,也給予真正的全齡居住體系創造了條件。

昆明一環板塊,最缺的是什么?

以五棟東南端頭僅有34席的約166㎡戶型為例,奢闊的南北通透雙陽臺,四房配置,能滿足家庭不同階段的需求。超過35㎡的客廳加上雙陽臺設計,通透性拉滿,逼格拉滿,這,可以說是真正的坐擁貴脈、占據城央、直面公園、高階鄰里、無缺戶型的代表,真正意義上的城央“無限系”豪宅,相伴一生乃至可傳承后輩的恒久之宅。

這就是為什么勸你不要錯過春城玖號的原因。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