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進滇池生態環境保護治理 度假區將構建“大景區”格局

度假區多措并舉推進滇池沿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度假區供圖

“有機串聯公園、景區、濕地、水系、田園等,深入挖掘綠道系統的休閑游憩、運動健身、科普教育等公共服務功能,構建‘點上出彩、線上出新、面上成景’的環滇池生態圈”“將滇池沿岸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業價值,通過綠色旅游、綠色康養、綠色農業等方式轉化為經濟價值。”1月22日,記者從度假區黨工委會2024年第6次(擴大)會議上獲悉,今年,度假區將緊扣把滇池沿岸建設成為“兩山”理念的實踐基地、公園城市建設的標桿示范、世界一流的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定位,多措并舉推進滇池沿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 

打造滇池沿岸整體文旅“IP”

2023年,度假區黨工委、管委會圍繞市委打造“六個春城”決策部署,以把滇池沿岸區域打造成“兩山”理論的實踐基地、公園城市建設的標桿示范、世界一流的生態旅游目的地為目標,對標目標任務,聚焦主責主業,高位統籌謀劃,緊盯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著力破解發展難題,各項目標任務及重點工作有序推進。

數據顯示,2023年,度假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4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4.9億元,同比增長2.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74億元,同比增長30.2%,外貿進出口總額160.3億元。

度假區始終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推動經濟平穩發展的關鍵著力點,不斷推動產業在縱向延伸、橫向配套、總量擴張、層次提升上實現新突破。去年,度假區制定細化產業鏈圖譜,印發《度假區支持工信、科技領域高質量發展扶持措施》《度假區引導企業加大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實施辦法(試行)》等政策措施,全區經營主體總量達20752戶,凈增4454戶。進一步推進全域旅游要素整合提升,推進撈漁河濕地公園4A級景區、海埂公園及夢幻聯邦3A級景區申報工作,云南民族村被認定為第二批云南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

2023年以來,度假區以深化滇池保護治理、統籌謀劃產業發展、科學合理調配資源、協調各方參與共建、構建綠色發展格局為主要任務,統籌實施“八大行動”。目前,度假區已經完成滇池沿岸綠色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持續推進風土藝術季、“點亮滇池圓夢春城”文創大賽、首屆“環滇特色美食大賽”,為打造滇池沿岸整體文旅“IP”造勢,推動文化賦能旅游業發展。

以資源稟賦推進文旅融合

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基于當前的發展實際和形勢,度假區將始終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推動經濟平穩發展的關鍵著力點,一方面要繼續堅持“動能轉換優存量”和“綠色引領擴增量”兩篇文章一起做,統籌海埂和大漁兩個片區一體化發展,切實將存量資源轉化和新增資源利用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重點推動文旅產業在縱向延伸、橫向配套、總量擴張、層次提升上實現新突破。

另一方面要突出滇池沿岸濕地、綠道、公園景區、美麗鄉村的改造提升和整體串聯,科學謀劃和確定重點發展規劃、重點工作任務和重大創新舉措,深化滇池保護治理、統籌謀劃產業發展、科學合理調配資源、協調各方參與共建,加快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各項工作,進一步暢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路徑。

生態環境是度假區的“金字招牌”。對此,度假區將充分利用資源稟賦獨一無二、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文旅產業加速集群、政策紅利交匯疊加“四大”優勢,積極推進文旅融合,整合資源、拓寬渠道,在旅游產品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上見實效,加快構建高品質旅游目的地產品體系、高品質休閑度假區目的地體系、高品質旅游服務體系,真正構建特色突出、獨一無二的“大景區”格局。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度假區將緊緊圍繞云南省“3815”戰略發展目標、昆明市建設“六個春城”的發展思路,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持續推進滇池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不斷優化提升綠色發展資源稟賦,大力推動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緊扣打造“兩山”理念的實踐基地、公園城市建設的標桿示范、世界一流的生態旅游目的地“三個定位”,實現投資拉動新突破、項目建設新突破、招商引資新突破、產業聚集新突破、消費增長新突破,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優化營商環境、改善生態環境、強化社會治理、增進民生福祉、推進鄉村建設、激發改革動力、提升作風效能,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繆亞平 實習生張皓禹報道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