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牽手華為 全屋智能與地產后半程掘金賽道

觀點網 萬科之所以瞄準全屋智能,無非是想通過“智能”賦予產品附加值,提升溢價能力,從而提升項目整體盈利水平。

1月16日,萬科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舉行全屋智能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簽署儀式。此前雙方在全屋智能領域已開展了多年的合作,目前已在深圳、東莞、南寧、長沙、南京等城市共同打造了一批全屋智能項目。

近幾年,智能化熱風吹向地產行業(yè),各房企紛紛掏出“拎包入住”的精裝房,而在面對智能家居產業(yè)的廣闊發(fā)展空間及其背后蘊藏的巨大紅利下,包括萬科在內的眾多房企,開始宣稱對旗下精裝修住宅打造配套的智能家居,提供全屋智能化配套服務。

根據現場流出的照片顯示,萬科與華為本次簽署合作現場的照片C位,分別站著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郁亮以及華為終端BG CEO余承東。

郁亮與余承東之間的交情,遠比這次簽署合作更加深遠。早在10年前,郁亮曾因為華為Mate7手機,找過余承東走“后門”。

為了更好地“活下去”

2014年,華為Mate7入市銷售,彼時由于產品的熱銷,就連華為內部的高層都“搶”不到貨。

與此同時,思想前衛(wèi)、喜歡新潮事物的郁亮也想買一臺試試,但秘書同樣搶不到貨,只好打電話給華為公司詢問是否有內銷渠道。履職華為終端公司和消費者業(yè)務的余承東得知后,直接讓秘書送了一臺。

十年抬頭望眼過,兩位都已成為了各自企業(yè)甚至行業(yè)的領導者,他們背后所代表的萬科與華為,也曾先后對外喊出“活下去”的口號。

觀點新媒體觀察,在全屋智能方面的合作,同樣是為了幫助兩家企業(yè)更好地“活下去”。雙方合作協(xié)議內容指出,將圍繞“好房子”標準,探索提升建筑設施數字化屬性,就智慧城市、智慧社區(qū)、全屋智能解決方案等前沿科技、產品、技術展開充分交流與合作。

從項目層面上看,萬科與華為的合作主要集中在高標智慧建筑示范項目,在住宅、酒店、辦公區(qū)、寫字樓、售樓部、商業(yè)、園區(qū)等業(yè)態(tài)及項目中結合華為全屋智能,打造有標桿意義的空間智能解決方案落地案例。

此外,雙方還將在物業(yè)管理及智能化設備服務、辦公樓宇租賃/整售、商業(yè)購物中心服務、長租公寓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

對于萬科而言,智能化無疑對房地產項目具有極大的增值作用,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項目價值,促進溢價銷售。使用智能化系統(tǒng)的住宅產品,不僅能夠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企業(yè)利潤水平,其科技屬性更是迎合當前“Z”世代客群,能夠幫助項目實現銷售去化。

據統(tǒng)計,2023年萬科實現銷售金額3761.2億元,同比下降9.8%,與其他主流房企相比降幅處于中等水平。

與歷史同期相比,該司2023年12月及全年銷售規(guī)模均有較為明顯的回落,2023年銷售規(guī)模較2020年最高水平7042億元下降了46%,全年規(guī)模回到2016年前后水平。由于該司近年來持續(xù)處于縮量拓展情況,未來銷售規(guī)模仍面臨承壓局面。

2023年,萬科新增40個項目,拿地總金額為830億元,較2022年小幅下降6%,在市場景氣度最低階段補貨上海、杭州、合肥、成都等重點城市。

面對市場下行所產生的銷售壓力,“全屋智能”成為萬科應對去化的又一藥方。

地產后半程掘金

觀點新媒體了解到,截至目前,萬科采用全屋智能系統(tǒng)的住宅產品,主要集中在高端產品線。以臻系產品為例,在東莞瑧灣匯項目上,萬科為產品的全屋配備了華為全屋智能系統(tǒng)。

據悉,東莞瑧灣匯不僅是東莞首家采用華為室內智能中控屏的項目,也是該司對外較早以“全屋智能系統(tǒng)”為營銷賣點的項目之一,同樣受到了當地年輕客群的喜愛。

除此之外,在去年中期,觀點新媒體還走訪了萬科深圳在售的部分項目,其中萬科前海瑧灣悅、臻山海以及未來之光項目,同樣宣稱采用“智能家居”系統(tǒng),但并未透露是否為華為品牌或該品牌的“全屋智能”系統(tǒng)。

除了萬科,位于深圳龍華的招商雍云府則是官宣采用了華為全屋智能4.0系統(tǒng);中海同樣也在其東莞松湖林語項目中,采購了華為全屋智能整體解決方案。

現如今,在住宅項目中,智能門鎖、智能燈光、智能開關以及智能坐便器等智能化部件被開發(fā)商們廣泛應用。

然而,這些產品雖然在常規(guī)產品基礎上進行了數字化升級,但并沒有提高住宅的整體智能性水平。同時,這些智能單品的收口管理集成度非常低。

反觀萬科體系之內,與華為全屋智能類似的產品,也并不是沒有。以類似于華為的室內智能中控屏為例,萬睿科技同樣有著“小萬管家智能屏”這一產品。

據了解,萬睿科技是萬物云旗下空間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利用AI、IoT、5G、云、邊緣計算等技術為客戶提供智能空間解決方案及智慧產品和服務。

從產品上看,萬睿科技雖然在智能家居系統(tǒng)上也有涉足,但旗艦產品仍集中在智慧門禁、智慧門鎖、無感進入等領域,例如該司研發(fā)的“黑貓系列”各種智能門禁設備,睿開、睿眸、睿訊門禁系統(tǒng)。

而從各設備、各子系統(tǒng)間的通訊技術上觀察,眾房企想開展“全屋智能”的推廣,華為也是繞不開的企業(yè)。

截至目前,華為在商用、智能設備領域沉淀了大量的技術和核心專利,雖然全屋智能的需求對于華為來說并不是一個特別復雜的場景,但巨量的專利覆蓋,讓房企不得不選擇跟華為合作。

據觀點新媒體不完全統(tǒng)計,包括萬科在內,碧桂園、華潤置地、招商蛇口、金地、龍湖、金茂、綠地、遠洋、中鐵建、錦江酒店、華住集團等企業(yè)均與華為達成不同程度的合作,聚焦智慧空間管理、建筑數字化以及全屋智能體驗等方面,覆蓋了房產、建設、酒管、設計等行業(yè)。

除了傳統(tǒng)房開企業(yè)及項目,華為全屋智能的業(yè)務觸角還將覆蓋至人才房、保障房等具有公共屬性的產品之中。2022年10月,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與華為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探索公共住房領域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共同提升公共住房的智慧功能品質。

早在2020年12月的華為新品發(fā)布會上,余承東就曾指出,自帶全屋智能是未來精裝房的趨勢。

“未來大家買到的精裝房會自帶全屋智能,而過去精裝房交房就結束了。進入智能時代,交房只是開始,軟件不斷升級,常用常新、永不過時。” 余承東如是說道。

而隨著華為在全屋智能領域的持續(xù)深耕,規(guī)模效益之下,該業(yè)務的利潤面也開始逐漸向好。從近期余承東發(fā)布的華為內部新建內容得知,全屋智能作為華為新產業(yè),已經實現全年貢獻利潤轉正。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