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SKP的投資僵局

前幾天,云南房網報道了北京華聯因為調整投資策略,所以要對昆明SKP的規劃設計進行優化,項目暫時無法開工的消息。文章推送后有人評論說:“(昆明)SKP肯定不會投了,成都都難”。但也有人留言說:“不怕,反正收了一個多億,有關部門不急”。

云南房網對此的看法是,北京華聯“投資策略調整”也好,“規劃設計優化”也罷,或許確有其事,但都不是昆明SKP遲遲無法開工的主要原因。問題的關鍵還是因為北京華聯對昆明市場不是太有信心,資金方面也有壓力。

那么,如果昆明SKP項目長期不上馬,北京華聯是不是就會由于3年前拿地花了1.28億,花了錢卻不產生收益,越拖越有壓力,而昆明市則因為反正土地的錢已經收了,不會著急呢?

其實,恰恰是昆明SKP特殊的地下空間建設方式,造成昆明出讓土地的收益十分有限,而北京華聯已經產生的沉沒成本相對可控,如果不急于上馬建設,反倒可以避免后續建設的巨大投入,兩害相權取其輕。

荒廢三年之久的東風廣場

荒廢三年之久的東風廣場

北京華聯是在2020年獲得昆明SKP項目建設用地的。與一般商業地產項目不同,北京華聯取得是東風廣場地下空間的土地使用權,并不包括地面土地,所以拿地成本很低。當時北京華聯獲得是東風廣場地下5層的開發用地,加起來總面積近17萬平米,折合約254.8畝,但土地出讓底價僅1.28億元,遠低于東風廣場一帶地上土地出讓的價格。

可以對比的是,2011年恒隆集團出手競得的東風廣場旁原市政府地塊,總共84畝,拿地價格高達34.968億,是昆明歷史上最貴的土地。還有昆明SKP旁邊的春之眼地塊,俊發在2013年拿地花了8億元(54.5畝)。與恒隆廣場和俊發春之眼相比,昆明SKP的土地成本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絕大多數房地產項目,尤其是市中心的商業地產項目,土地代價很高,土地成本占項目開發總成本的比例很高,像恒隆廣場,土地成本差不多要占一半。春之眼的土地貌似便宜一些,但也有其他代價,算下來土地占開發投資的比例也不會小。

恒隆廣場和春之眼的土地成本都要遠遠高過昆明SKP

恒隆廣場春之眼的土地成本都要遠遠高過昆明SKP

房地產項目的拿地價格如果比較高,開發商往往很難承受土地長期閑置的代價,何況閑置土地還要冒被政府強制收回的風險,高價獲得的土地如果被收回就會損失慘重,因此,這類項目往往不需要政府催促,開發商自己就會趕節奏盡快開發。這也正是這些年“高周轉”風行的原因。

可是昆明SKP卻不同,土地成本很低,建設成本反而很高。據建筑行業內人士分析,像東風廣場這樣的大體量地下空間,建設成本非常高,僅基坑開挖的土石方工程就要付出巨大代價。這位人士算了一筆賬,昆明SKP全部在地下,東風廣場需要開挖很深的基坑,土石方體量估計要近70萬立方,光渣土外運恐怕就要好幾千萬,算下來整個SKP項目的建設成本應該不低于10億元。

這也就能理解北京華聯為什么對昆明SKP項目采取拖字訣了。項目如果不建,損失的只是拿地的1.28億,可是如果市場前景不好又強行上馬建設,損失的可能就至少是10多億了。

但對昆明市來說,情況就正好相反。2020年昆明市出讓東風廣場地下空間的收入只有1.28億,還不到當年昆明賣地收入680.3億的0.2%,可以說有沒有都一樣。何況昆明市引進SKP項目,看上的也不是賣地收入,而是后續稅收以及對昆明商業和東方廣場片區的帶動。

可惜構想雖好,無奈SKP不配合。

相關閱讀:

昆明SKP投資策略有變,規劃方案要重新優化,開工無期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