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名單

*企業數據僅把房地產業務納入統計。
2.2 百強企業整體發展特點分析
(1)銷售額同比增長3.9%,市場份額微降至49.9%

2021年,百強企業精準把握市場需求釋放節奏,上半年前置銷售節點加速推盤,下半年加大促銷力度和銷售渠道合作,加速回款,銷售總額、銷售面積分別達90802億元、5694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和1.6%。

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加速出清、優勝劣汰的階段,百強企業的市場份額小幅下滑。2021年,百強企業市場份額為49.9%,較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其中,綜合實力TOP10企業銷售額市場份額為22.5%,較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2)聚焦一二線城市強化深耕,因城施策把握市場主流需求

2021年,百強企業繼續深耕重點城市,二線城市仍是主要銷售來源。從50家百強代表企業重點項目銷售情況來看,一線城市受新房供應規模加大,在旺盛需求的帶動下市場成交規模增長,銷售額占比小幅上升0.2個百分點至18.8%;二線城市占比為58.2%,仍是主要銷售來源;三四線城市銷售額占比23.0%。

2020年,2021年首改和改善需求仍對房地產市場形成較大支撐,百強企業加大首置類產品的推出比例,支撐銷售業績的增長。從50家百強代表企業重點項目各面積段產品的銷售額占比來看:90平米以下首置類產品的銷售額占比為17.4%、較上年提升0.8個百分點;90-140平米首改類產品銷售額占比達55.4%,較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此外,百強企業追本溯源,回歸居住本質,聚焦新產品及新技術,全方位滿足新時代“美好生活”需求。
(3)把握市場節奏加大推盤力度,順應變化趨勢靈活調整營銷
2021年,百強企業順應市場變化趨勢,在上半年加大推盤力度,市場活躍度較高,市場表現超預期;下半年受到調控政策等因素影響,房企推盤面積呈現較大波動態勢。同時,百強企業緊跟市場形勢,適時調整營銷策略,通過提供特惠房源、打通線上+線下營銷渠道、新技術應用等多種方式,助力提升營銷管理水平,提高項目去化率。
(4)盈利水平降至個位數,地價高企物業減值導致利潤下行

2021年百強企業營業收入與凈利潤保持增長態勢。竣工和結轉穩步增長帶動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呈增長態勢,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均值達498.6億元,凈利潤均值達56.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3%、0.4%,增速較上年增加1.6、減少1.5個百分點。由于營業成本上漲,百強企業凈利潤均值增速不及營業收入均值增速,“增收不增利”現象持續。
2021年,百強企業凈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均值分別為9.8%、8.1%,盈利能力繼續下降。受新冠疫情、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各類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百強企業凈利潤率均值、凈資產收益率均值較上年分別下降2.2、1.8個百分點。
(5)行業進入低利潤時代,發揮綜合運營優勢提升效益
地價高企和房地產去金融化限制了房企盈利空間,行業長期處于低利潤時代。房企需調整經營方式,發揮綜合運營優勢,適應行業調整周期。當前,多家高存貨、高周轉、高杠桿模式房企面臨流動性危機,此種模式的弊端已經顯現,房企需逐步改變經營模式,以適度杠桿、適量存貨、高效運營維持業務高彈性,以適應極速分化的市場;同時適度發展輕資產業務,發揮運營優勢,提升邊際效益。
(6)投資規模和強度雙降,布局更加聚焦重點城市

2021年住宅用地供應明顯縮量,疊加政策調控和融資監管顯效,全年百強企業投資規模明顯縮量。50家百強代表企業全年拿地金額總量同比減少12.7%,其中招拍掛市場的拿地金額16804.8億元,占全國300城土地出讓金的29.4%,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百強企業聚焦重點城市,長三角、粵港澳成為新增土儲的主要區域。具體來看,一二線城市仍是百強企業布局主戰場,50家百強代表企業的新增土儲權益面積中六成位于一二線城市,其中一線城市占比7.1%,二線城市占比53.4%,一線、二線城市占比分別同比增長2.4、6.6個百分點。從城市群占比來看,50家百強代表企業五大城市群新增土儲權益面積合計占比為65.3%,較上年提升8.6個百分點。
(7)負債水平穩中有降,債務結構進一步優化

“三道紅線”提出后百強企業積極應對,通過提前償還債務、調整債務結構等方式縮減債務規模,均值已經基本合規。2021年,百強企業在滿足經營需求的前提下調整債務規模及結構,整體負債水平穩中有降,三道紅線指標均值得以進一步優化。百強企業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凈負債率的均值分別為69.5%、77.1%,較上年分別下降0.6、3.6個百分點;現金短債比為1.6,較上年上升0.1,整體穩中向好。
(8)融資收緊疊加償債高峰,抓政策窗口促回款拓渠道
2021年以來,中央持續強調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房地產金融監管力度趨嚴,嚴查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嚴格執行企業端“三道紅線”和銀行端“兩道紅線”,企業商票、拿地銷售比等指標先后納入監管。當前房地產市場仍在低位運行,企業銷售回款壓力不減,疊加融資端面臨一定限制,企業債務壓力進一步加大。面對2022年償債高峰期,企業現金流面臨更大挑戰。為此,百強企業在加大營銷回款力度的同時,應緊抓政策窗口期,積極拓展新的融資渠道,通過并購融資、綠色債券、ABS等方式補充資金。
(8)全方位積極回饋社會,全面履行企業公民責任

2021年,百強企業積極依法納稅,納稅額保持穩步增加的態勢。百強企業納稅額均值達60.2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稅金及附加均值為38.9億元,所得稅均值為21.3億元。同時,百強企業一方面積極響應政府相關部門的號召,扎實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另一方面積極回饋社會,加大公益捐款投入,為防汛搶險和疫情防控提供資金支持。
(10)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首先,百強企業深入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運用智慧科技及綠色環保等手段,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模式,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其次,致力將新建項目按照國家綠色建筑標準開發,并積極推動新建項目和現有項目獲取綠色認證;最后,打造綠色生活體系,助力綠色服務升級。
2.3 2022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TOP10研究
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在百強企業研究的基礎上,基于對企業規模性、盈利性、成長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評價產生了2022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綜合實力TOP10”、“規模性TOP10”、“盈利性TOP10”、“成長性TOP10”、“穩健性TOP10”、“融資能力TOP10”、“運營效率TOP10”、“年度社會責任感企業”和“年度扶貧標桿企業”。

2021年,全國商品房市場實現了超預期增長,銷售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綜合實力TOP10企業順應市場變化,把握市場需求節奏,業績穩步增長,行業地位穩固。

2021年,規模性TOP10企業持續優化市場布局,緊抓熱點城市市場機遇實現銷售業績快速提升,同時通過并購優質資產等方式,有效推動企業資產規模快速擴張。

2021年,盈利性TOP10企業的利潤水平穩步提升,凈利潤均值同比增長2.8%至260.9億元,是同期百強企業凈利潤均值的4.6倍,增速高于百強企業2.4個百分點。同時,盈利性TOP10企業擁有較好盈利質量,凈利率均值為15.1%,高出百強企業均值5.3個百分點。盈利性TOP10企業通過加強區域深耕、發揮融資優勢、加強成本管控等方式降本增效,提升盈利水平。

2021年,成長性TOP10企業銷售額均值增長率為17.9%,營業收入均值增長率達27.6%,超過同期百強企業均值14.0、8.3個百分點,成長性TOP10企業精準把握市場發展節奏,精準獲取優質土儲,暢通融資渠道,為未來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同時,成長性TOP10企業穩步推進產品研發創新工作,持續深化品質管控,加強組織和成本管控,提升經營效益。

2021年,穩健性TOP10企業資產負債率均值為72.3%,低于同期百強企業均值2.8個百分點,杠桿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穩健性TOP10企業在2021年的現金短債比均值為1.8,顯著高于同期百強企業平均水平,短期償債能力較強。

2021年,在融資環境持續趨嚴趨緊的背景之下,融資能力TOP10企業憑借一貫的財務穩健性與較低的信用風險,以較低成本持續獲得資金支持,堅持探索新型融資渠道,為企業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的同時,也為提升行業信用貢獻了力量。

2021年,運營效率TOP10企業不斷優化組織架構,提升運營效率,同時把握市場主流需求,利用線上平臺和科技手段加快周轉,提升企業經營效率。

2021年,年度社會責任感企業積極履行納稅義務,投身社會公益活動,聚焦保障房建設、公益捐款和抗擊疫情等多領域開展公益活動,同時踐行綠色可持性發展理念,全方位回饋社會。

黨中央、國務院將扶貧工作列為一項重要工作戰略部署。2021年百強企業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踴躍參與精準扶貧,帶動被幫扶對象脫貧,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肯定。
結語
2021年以來,“房住不炒”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主基調保持不變,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嚴格落實,降負債、降杠桿、加速回款成為房企經營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百強企業已然意識到“規模不再是萬金油”,唯有在保證財務安全性和經營穩健性的基礎上,才能現高質量的發展。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中國房地產行業進入調整通道,過去“高周轉、短平快”的發展模式亟需轉變,未來應踔厲奮發,高舉精細化運營管理的大旗,方能行穩致遠看到“隧道盡頭的光”。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