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昆明,很是美好。
天藍得透亮,絲絲白云隨風變幻風采,梨花、桃花、櫻花……花花入眼;樹尖吐露的綠綠嫩芽,生機蓬勃。
春天的春之眼,全力生長。
收假第一天,一大批管理者、建設者回到一線,開始埋頭工作。他們為3月1日開啟的兩項挑戰做足了準備。
因為這兩項挑戰,這個3月,“細節狂魔”春之眼將鎖定熱搜。

(圖為項目航拍圖)
節后復工 安全防疫一秒不忘
大年初十,春之眼的建設工地熱鬧起來了。
高懸的紅燈籠和喜慶春聯的映襯下,十多天沒發出聲音的打卡機一大早就歡快地“滴滴滴”唱著,一頂頂安全帽移動著,整個工地充滿了活力。
工地、辦公室、食堂等場所全面消毒,亮健康碼、通信碼,測量體溫、戴口罩……春之眼項目部逐一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以嚴格和細致的工作標準筑牢“疫情防護網”。
工地上,還設有專門的防疫物資室,口罩、紅外測溫槍和大量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資擺得滿滿當當,令人安心。
“防疫要做好,安全問題更是要放在首位。”春之眼復工后的“第一課”就是安全課。全工種、全員參加。
(圖為復工人員掃防疫通行碼和接受體溫檢測進入工地)
安全文明課結束后,立即開始的就是建筑施工安全分項檢查考核。考核總分100分,包括安全教育、安全生產責任制、分包單位安全管理、持證上崗、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處理等十個大項、近70個小項目的考核。
“安全就是要大事小事一起抓,要摳住細節不能留隱患,要把這根弦繃緊。”春之眼項目部工程總監張柔鑫說,復工第一件事來做安全考核、安全教育,是給所有人敲一敲警鐘,提醒大家把生命安全保障擺在首位,保證項目安全、按進度建設,打造高品質的標志性工程。

(圖為項目組織工地安全檢查和安全培訓)
高速建設 力爭實現“開門紅”
安全、防疫都做足準備。春之眼進入全面開工、高速高質建設新階段。
3月1日,隨著陣陣鞭炮聲,一塊碩大的鋼板剪力墻被塔吊徐徐吊起,隨后,二期南塔的首個鋼柱也順利起吊。兩大“金剛”的順利起吊,宣告俊發春之眼工地二三期南北塔工程正式向上生長。
(圖為項目二、三期鋼構首吊現場圖)
現場工程師告訴記者,春之眼是一個60萬方頂級城市綜合體,規劃建設兩座超高層建筑,407米的地標建筑北塔以及308米高的南塔,此外還有一個商業裙樓。項目涵蓋商業、辦公和公寓三種物業形態,建筑均為鋼結構,鋼板和鋼柱是核心部件。其北塔高77層,每層需要鋼板剪力墻56塊,而71層的南塔每層需要方形鋼柱56跟、圓形鋼柱32根。
工程總監張柔鑫介紹,春之眼是全昆明人看在眼里、放于心間的標志性、城市核心建筑,必須拿出100%的誠意和100%的精益求精工藝去建設它,不辜負昆明人民的期待。
據悉,目前春之眼一期商業裙樓工程進度已達90%,經常經過東風廣場的市民可能已經注意到,裙樓支撐外立面板材的龍骨幾乎安裝完畢,接著將進行外立面及發光照明、室內燈光、室內電梯電器設備以及機電管線的工程。
在全新的施工階段,項目建設將迎接兩大挑戰。挑戰1:實施二、三期鋼構吊裝作業;挑戰2:一期裙樓巨大玻璃幕墻安裝。工人們將用超過8000塊的玻璃拼圖,既燒腦又考技術。
“我們會發揚‘三牛精神’,按照工程進度加緊建設,用專業應對挑戰,力爭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張柔鑫說。
(圖為一期幕墻工人施工作業圖)
工藝挑戰 超8000塊玻璃拼成圖
說起挑戰,設計總監吳艷菊說:“玻璃幕墻安裝就像超大面積的實景拼圖。大家都玩過拼圖游戲,兩三百片的拼圖都需要耗時很久,更別說這塊幕墻需要由8000片以上的玻璃拼成。”
春之眼裙樓外立面幕墻玻璃顏色多達11種。為了呈現完美,春之眼摳色彩、摳圖案,耗時6個月調試3輪終于確定樣板。
8000多塊玻璃在出廠前已經預編號,運到現場。接下來,工人們將按照在電腦上反復驗證后的施工順序、對照安裝手冊、對應每一塊玻璃的編號進行安裝。
“每一塊玻璃都是唯一的,容不得一點失誤。”張柔鑫說,200多名工人已經反復練習、只等正式動工了。
未來3個月,他們將在140多臺吊籃的配合下,以8人一組兩班接替的方式,讓昆明市民慢慢看到春色蔓延。
(一期商業裙樓效果圖)
待到入夏,春之眼定能送你一幅流淌著“春城氣質”,折射著春城流動行人與車海,幻化出霓虹、浮云、百花的獨家勝景。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