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鳴:房地產行業該對誰征收暴利稅

什么叫暴利?發改委正在研究商品住房領域實施反暴利規定。暴利不是看價格漲幅多少,而是看真實的利潤率。從利益鏈角度來看,土地壟斷造成土地壟斷利潤極高、信貸壟斷導致資金使用成本很高、60多種稅費導致開發、持有與轉讓成本過高。

    要說房地產市場的暴利,很多近兩年拿地的開發商其真實利潤不過10%左右,這種利潤與其他行業的利潤相比,簡直不值一提。當然早期拿地的開發商利潤較為豐厚,但這樣豐厚的項目現在少而又少。然而其它行業的利潤超過40%的多如牛毛,甚至連賣餅的阿姨們,都有50%的利潤。問題是,我們應當看到,在房地產價值鏈中,到底哪一塊是暴利的。

    在房價的成本中,大家都知道其中最大的成本是地價成本。眾所周知,這幾年土地成本漲幅是最高的,面粉比面包貴的怪事比比皆是。地方政府低價征地又高價賣地,簡直是一本萬利。地方政府大多依靠賣地生財和賣地發展,去年全國國有土地有償出讓收入是29397億,同比上年增長106.2%。各方利益在土地訴求上太多了,這些多耗費的成本,都最終要轉嫁到房價上去。去年,財經雜志就指出,“低價收儲,高價拍賣”的土地儲備制度被證明是一個神奇的杠桿:通過壟斷土地一級市場,并輔之以“招拍掛”的供地方式,政府成為土地出讓的最大受益者。

    土地價格偏離公允越來越高,這些偏離的利潤,就成為各地土地財政的來源。這樣的發展道路,是不能持續的,因為地價上漲終究會形成土地泡沫,最終殃及整個房地產市場和經濟。

    在地價上漲過程中,被動遷的農民沒有隨著利潤的增加獲得多少好處,因此,才會出現那么多的矛盾沖突,這些沖突在更多層面是利益沖突。壟斷利益與市場競爭的利益,被人為地阻隔,現在的地價反映的都是壟斷價格,而非市場價格。

在資金方面,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產業,常常被斷貸,時不時還提高資金借貸利率,緊縮銀根。這些措施,往往造成利差不斷擴大,貸款的指向性很強,導致大量的信貸變成炒作資金,甚至有的直接暗地變成高利貸牟利。這些才是真正的一本萬利,資金成本的上升,也最終要轉嫁到房價上。

    房地產市場兩大資源,一個是地根、一個是銀根,是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命門。地方政府想多收益就制造土地緊張假象,抬高土地價格,央行想要制造麻煩,就阻塞正常的貸款,逼著你去貸高利貸或者抬高利率。還有多如牛毛的稅費要征收,這些都要轉嫁到房價上去,不僅如此,房屋轉讓一次又一次重復收稅,不動產還要征收房產稅?偠灾,我們應當從房地產利益鏈上看待房地產利潤的分配,看待中國房地產市場高房價是如何形成的。

     沒有人不痛恨暴利,因為它在扭曲了真實價格的同時,導致市場經濟體系配置資源功能的失靈,但是,僅僅搞暴利稅而不去改變房地產市場的外部基本環境,只能讓市場變得更壞而不是更好。

    商品房價格高的最重要原因是土地一級市場造成的,而中國土地一級市場是國家絕對壟斷的,所以要消除暴利,就要從土地招拍掛開始。希望地方政府不要一味追求政績,不顧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拼命把地價拍的離奇的高,扼殺了民生購房的利益。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