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小草果綠了峽谷富了民

春暖花開,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峽谷群山碧綠、草木繁盛。

在獨龍江畔一處坡地上,苗圃經營者余雙群將一捆捆青嫩的草果苗搬運到孔當村村民臘文星的地里。“一共1000株,總計1000元,轉我微信就行。”余雙群跟臘文星打了個招呼后,就開車趕往巴坡村賣草果苗。“2023年,好多地方的草果樹枯死,現在,大家都在補植補種。我們送貨上門,直接拉到田間地頭,方便群眾種植草果,苗圃生意也才會更好。”余雙群說。

在福貢縣石月亮鄉米俄洛村廣袤的山野里,草果種植大戶十月普與鄉親們正在溝箐密林旁搭建木樁、安放遮陽網、施基肥。“村里家家戶戶都種了草果。一到采收季節,來自廣西、四川等地的客商直接到村里收購,公路上停滿車,相當壯觀。”十月普笑著說,村里修了草果路、建了草果橋、架了草果溜索,草果出山路越來越寬。十月普種了40多畝草果,每年能給家里帶來五六萬元收入。

以前,米俄洛村交通閉塞、經濟落后。如今,在各級黨委、政府和中交集團幫扶下,米俄洛村草果產業、建筑業繁榮發展,年人均收入在福貢縣名列前茅,家家住新樓、戶戶有汽車。

山高谷深、耕地稀少、氣候濕潤,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形氣候的標簽。優越的生態環境和“雙雨季”的獨特優勢,讓怒江州成為草果最適宜生長之地。

自引進草果種植40多年以來,怒江州草果種植規模已達111.45萬畝,占云南省草果種植面積的66%、全國草果種植面積的55.7%,草果產業年綜合產值達15億元,成為全國草果的核心主產區和云南最大的草果種植區。草果產業覆蓋3縣(市),直接帶動4.31萬戶農戶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怒江大峽谷、獨龍江峽谷成為“草果長廊”“綠色香料谷”。

近年來,怒江州以綠色引領、科技支撐、精深加工為主要舉措,將草果產業作為怒江土特產經濟的引領品牌,建設打造集加工、觀光、購物、展示、科普、體驗于一體的怒江綠色香料產業園、百鳥谷草果莊園,建設草果主題館,成立怒江草果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州級重點實驗室,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云南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構建草果產業高質量發展長效機制,開發出7個系列40余款草果產品,草果正氣茶、草果面膜、“草果多”系列糕點等產品成為外地游客喜愛的怒江土特產,原料優勢逐漸轉化為產品優勢。

同時,怒江州還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扶持發展草果生產龍頭企業6家、草果加工企業32家、草果專業合作社36個,開發出50多道“怒江草果宴”菜品,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種植、管理草果的積極性;舉辦怒江綠色香料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怒江草果文化周、怒江草果論壇、草果全產業鏈招商洽談等活動,打造草果文化市集,厚植怒江草果文化,讓種植戶獲得更多收益。

“草果是我們實現增收夢想的金果、銀果,村里每年僅草果收入就有2500萬元。”貢山縣普拉底鄉其達村草果種植大戶余學明說。

從佐料到土特產,到化妝品再到藥品,小小草果綠了峽谷富了群眾,成為怒江州帶動力最強、輻射面最廣、貢獻率最大的支柱產業。本報記者 李壽華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