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貢萬溪沖社區: 傳統農業村蝶變億元都市村鎮

大圖為   萬溪沖梨園   本版圖片   均為供圖

萬溪梨花節活動現場

萬溪梨花節演出

萬溪沖梨園成為網紅打卡點

■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 林霞

呈貢萬溪沖擁有近千年的種梨歷史,梨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呈貢寶珠梨”核心種植區,寶珠梨種植面積達4647畝,有近7萬棵寶珠梨古樹,年產值7000萬元。

近年來,呈貢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大力推進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實驗區建設,依托優越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聚焦生態旅游資源,精心打造獨具特色的生態康養度假區、休閑旅游目的地,通過梨花節、采摘節等品牌活動,探索形成了“農業產業+生態旅游+休閑運動+文化創意”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為“春城花都展示區,現代科教創新城”注入了嶄新的內生動力和品牌內涵。短短十年時間,萬溪沖這個傳統的農業村,已蝶變成遠近聞名的億元村。

3月11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第一批金牌旅游村擬認定名單,有著“昆明人的后花園”之稱的呈貢區吳家營街道萬溪沖社區入選。

“梨”出一片新天地

古樹名木是歷史與文化的象征。為切實加強社區古樹名木保護,萬溪沖社區制定了明確的保護措施,安排專人進行日常養護。同時,與每個社員都簽訂寶珠梨樹保護公約。

在社區生態停車場門口,有一塊高約3米、寬2米的石碑,刻著萬溪沖社區公約,上面對寶珠梨保護進行明文規定。該公約于2018年1月26日經萬溪沖社區黨員大會、居民代表大會表決生效。

關于萬溪沖寶珠梨的由來,村里流傳著許許多多的有趣故事,但廣為流傳的是宋代高僧寶月和尚攜大理雪梨蕊,到伽宗城北大福寺拜見住持蓮珠和尚,當地人把本地清水梨與其嫁接耕耘,后人為紀念寶月、蓮珠和尚,將嫁接后的品種取名為“寶珠梨”。

2014年,由5名農民畫作者歷時一個多月繪制而成的“寶珠梨傳說”壁畫,設置于社區村口,該畫長25米、寬2米,畫中人物180余個,是云南省最大的農民畫。

此外,社區組織專人經2008年—2012年歷時四年編撰了《萬溪沖村史》,詳細記載了社區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文物、經濟發展等情況。2021年,中國農業大學陸繼霞教授、李小云教授團隊一行編著了《萬溪梨鎮——滇中城郊的鄉村振興路徑探索》,詳細記載了萬溪沖社區作為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實驗點的實驗過程及成果。

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子

2020年1月,萬溪沖社區被選入昆明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創新實驗區建設“1+5”示范村,成為“1+5”實驗中的“1”,萬溪沖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近幾年來,萬溪沖社區在省市及中國農業大學團隊的指導下,圍繞“建設成多功能的現代鄉村小鎮、發展寶珠梨文化創意產業并在此過程中探索各種制度和要素的供給經驗”這個實驗主題目標,通過盤活社區閑置資源,建成了萬溪沖梨好郵局、禾下公益書屋、鄉創館、商業步行街、“郵說云南”展覽館、呈貢區首個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截至2023年8月底,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為社區集體經濟增收達490余萬元,直接帶動200人次就地就業。

此外,開發寶珠梨深加工產品和文創產品,社區集體經濟領頭、龍頭戶參與,與第三方合作研發制作銷售梨膏、梨干、梨醋、梨酒及梨冰棒等系列產品;邀請國家級烹飪大師推出寶珠梨全宴特色菜品,探索衍生寶珠梨餐飲業態;推出了“萬小寶”“萬小溪”寶珠梨IP形象、開發抱枕、背包、筆記本、手繪明信片、手繪打卡地圖等寶珠梨文創產品,進一步提升寶珠梨產業價值。

截至目前,萬溪沖已基本建設成為以“梨”為主,集經濟、文化、產業發展為一體的新型都市村鎮。

“農文旅體+”共建“共享之都”

山水風光名勝地,古韻梨鄉照呈貢。自2013年起,萬溪沖以梨為媒、以節結緣,連續12年舉辦“萬溪梨花節”“寶珠梨采摘節”,打造旅游產品線,讓游客春賞梨花、秋品梨果,沉淀出一條以“春花”“秋實”為核心的“呈貢寶珠梨”文化產業鏈,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升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有效載體。

萬溪沖社區有一條近10公里的自行車騎行道,自2021年1月建成至今,已開展過云南省社區運動會鐵人三項公開賽(呈貢站)的騎跑比賽、自行車比賽、健步走等多項專業、非專業體育賽事,成為游客們賞游萬溪沖的網紅打卡點。

此外,萬溪沖社區以都市驅動型為定位,將400米的村街改造成一個以“梨文化”為主要符號的商業步行街,建有30間臨街商鋪,有“梨好郵局”、寶珠梨深加工產品、民族傳統工藝品、萬溪沖特色餐飲小吃等多種業態,通過商業步行街帶動餐飲、咖啡、小吃等文旅項目創收,多業態融合發展。社區幾家特色餐飲經營戶,還為外來游客提供具有當地特色的寶珠梨宴等特色美食,也成了萬溪沖的一大特色。而社區在2020年打造首個“一顆印”民宿云溪廬,保留傳統木制龍骨,建筑風格古香古色,成了民宿樣板間,在村內起到了示范作用。

2013年以來,萬溪沖先后被評為市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省級綠美村莊、省級森林鄉村;2019年10月被列為昆明市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創新實驗區;“梨好郵局,遇見美麗鄉村——鄉愁文化與郵政主題元素(融合)概念下的新型鄉村文化建設”入選2022年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昔日傳統農業村,變成令人艷羨的“億元村”,年接待游客超過50萬人次,旅游年收入超過2000萬元,村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品質穩步提升,幸福感不斷增強。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