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溪化工園區集中污水處理廠及配套設施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施工。

華泰鋁業公司包裝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做包裝工作。 本報記者 王璐瑤 攝
遠望塔吊林立,近聽機器轟鳴,工程機械擺臂作業,運輸車輛來回穿梭……近日,云南華寧產業園區盤溪化工園區內,隨處可見忙碌施工景象,一座蓄勢待發的產業新園呼之欲出。
去年以來,玉溪市堅持全市“一盤棋”,發展壯大“三大經濟”,圍繞市委“四個突破”要求,統籌資源利用、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業鏈式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園區規模質量雙提升。云南華寧產業園區盤溪化工園區作為全省第二批公示的10個化工園區之一,也是玉溪唯一的化工園區,將成為玉溪市發展“兩壯兩新”產業的重要支撐以及打造新型工業化增長極的重要載體。
從一個企業到一個產業
20世紀80年代,磷礦資源豐富的華寧縣就憑借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吸引不少企業入駐,雖未成規模,但在當地也小有名氣。直至2010年,云南活發磷化有限公司在此成立,占地面積262.98畝,公司是華寧縣委、縣政府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磷資源高效、綠色、集約化利用,打造省級磷化工的民營企業。目前,該公司的產品已暢銷全國,2022年全年生產黃磷2.75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8.68億元,繳稅9800萬元,華寧縣化工產業的影響力持續擴大,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起初我們企業選擇來到華寧是因為這里資源豐富,如今10多年過去,我們扎根在這里不僅因為資源,更因為華寧優秀的營商環境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痹颇匣畎l磷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即將在新的產業園區投資建設二期黃磷技改擴建項目。不僅是活發磷化有限公司,與其一路之隔的華寧縣祥磷制品廠等企業也紛紛表示,對于未來在華寧的發展充滿信心。
隨著產業逐步發展壯大,如何擴產能、增項目、延長產業鏈成為華寧縣面臨的新挑戰。為此,玉溪市申請批準設立云南華寧產業園區盤溪化工園,園區規劃總面積4.85平方公里,申報面積2.26平方公里,可開發建設用地面積1.93平方公里,產業定位重點發展基礎磷化工,同步發展精細磷化工,以發展磷系阻燃劑、電子化學品、高純次磷酸鹽等下游高附加值產品為主攻方向。園區既是全市產業布局和產業串聯發展的關鍵環節,更是支撐華寧未來發展的重要平臺。
從一個產業到一紙藍圖
蓄勢待發,乘勢而上。在2022年盤溪化工園區獲批成為全省第二批化工園區之后,站在新發展起點的華寧,也迎來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如何抓住機遇,讓華寧的工業實現美麗蝶變?玉溪市委、市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統籌謀劃好園區的相關建設工作,在園區現場成立云南華寧產業園區盤溪化工園區建設一線工作專班,扎實推進園區專項規劃編制和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如期完成各項基礎及配套設施建設,于今年4月底順利通過驗收、投入生產。
圍繞化工園區認定41項評分標準,工作專班通過制定《認定工作任務分解清單》《建設工作任務分解清單》,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時限、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四個具體清單!案黜棇徟鷷r間緊、任務重,目前項目面臨環評、預案所需資料收集不齊全,編制方提供稿件時間靠后等問題,建議各成員單位畫出時間表、路線圖,主動加強向上匯報對接,確保提出可行的辦法和措施!痹1月26日的一線工作專班工作周報上,專班領導根據現場發現的問題,將具體情況和建議發送至各負責單位再逐一落實解決。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下,盤溪化工園區按下項目建設“加速鍵”,目前園區綜合辦公大樓已完成封頂,主干道、污水處理廠、消防站等基礎設施正在建設。
“項目時間緊、任務重,為早日完成園區審計驗收,我們今年很早就開始復工復產了。”施工單位云南華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蔡開國介紹,園區內目前有8個項目正在同時施工,計劃在月底完成最大的兩個調蓄池的施工,后期還會做一些室外的綠化工程。
從一紙藍圖到未來之城
開車行駛在盤溪化工園的主干道,一邊是曾經的老舊廠房,一邊是全新修建的園區設施。這條寬闊的如虹大道,連著華寧充滿希望的未來。
有了全新的產業園區更要培育壯大相關的新興產業。過去,盤溪鎮的化工產業面臨產能未能充分利用、品牌效應不夠明顯等問題,如今關于園區未來的發展規劃,玉溪市相關領導表示,要招商更要選商,通過引進一批實力強、有帶動性的企業進入園區,真正做大做強盤溪化工園區品牌,將華寧縣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此,玉溪市計劃在園區完成驗收后,已有的項目開工投產和招商引資同步進行,產業布局上,園區將從磷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領域全面延伸延長產業鏈;服務上,園區全新的綜合辦公樓等基礎設施將為企業提供更優的運營環境。其中,計劃建設的智慧園區綜合管理監控平臺、產業孵化中心等,將為企業提供數據監測等服務,方便企業和政府形成有效互動的同時,也對整個產業鏈進行系統化管理。
下一步,華寧縣將堅持以現有資源換高質量產業發展的思路,不斷完善產業園區軟硬件設施,圍繞百億級園區建設目標,實施產業提升、人才提升、園區基礎設施提升三大工程,做大做強工業經濟,通過向空中要地提高容積率,打造標準廠房、統一配套助推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產業空間布局逐步優化,著力提升園區承載力、吸引力、競爭力。
本報記者 肖靖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