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編聽說一件趣事,事情的起因和經過大致是這樣的:
在昆明東白沙河片區有兩個相鄰的樓盤,一個是中海云麓九里,另一個是中交碧桂園映象美廬。這兩個樓盤云麓九里2017年拿地開發在前,映象美廬2019年拿地開發在后。
云麓九里兩塊地的開發條件優越,容積率低于1.2,所以當時土拍競爭很激烈,A1地塊樓面價11519元曾創下昆明歷史最高樓面價紀錄。
而映象美廬的兩塊地開發條件就稍遜一些,容積率2.5,還要求配建一所15班小學、15班初中規模的學校。

云麓九里、映象美廬與昆十中白沙校區位置示意
據坊間傳聞,中交在拿下映象美廬地塊后,曾經找中海協商過,想讓中海也出一部分錢來引進一所好一點的學校,這樣對兩家賣房都有幫助,可惜被中海拒絕了。
從中海的角度看,拒絕這個提議也合情合理,畢竟配建學校是中交的拿地要求,跟中海沒什么關系。
而且云麓九里主打洋房、合院,本身產品稀缺,賣得是檔次和品質,配套不是核心賣點。反觀映象美廬主打的是高層住宅,更需要一個好的教育配套來輔助賣房。
在中海拒絕出錢后,中交獨立出資引進了明通小學+昆十中的9年一貫制學校,即現在的昆十中白沙校區,小學部的名稱是明通小學美廬青沐校區。

明通小學+昆十中的9年一貫制學校已經開學
這個學校建成后,問題就出現了,雖然與云麓九里近在咫尺,但在教育劃片的時候,云麓九里的業主小孩被劃片到3公里之外的東華小學金色交響校區就讀。
于是云麓九里的業主意見很大,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向教育機關反映,要求子女也能夠就讀昆十中白沙校區。

云麓九里的業主之所以這么要求,理由也很充分,因為明通小學昆十中映象美廬校區雖然映象美廬的開發商中交負責建設,但學校性質是公立公辦,應該遵循劃片就近入學原則,總不能因為中海沒有出錢建校,云麓九里的業主子女上學就得舍近求遠。
但盤龍區教體局在回復業主投訴的時候也說的很清楚,這所學校只有30個班,初中和小學各15班,映象美廬又是個高層大盤,總戶數有1999套,規劃人口6000多人,教育需求兩大。換言之這學校映象美廬自己都未必夠用,云麓九里就別惦記了。
去年三四月份間,這件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直到最近,小編和業內人士偶然聊起此事,才知道這事已經解決了。

據說最終經過小學新生預報名摸底后,教體局發現該學校學生根本招不滿,甚至即便把云麓九里全部小孩招進去也還招不滿,所以也就同意了云麓九里業主就近入學的要求。
總之這件事到這里算告一段落,中海云麓九里在配建學校上沒有花錢,卻并不耽誤樓盤業主就近享受“明通校區+昆十中”的豪華教育配套。
然而,同樣是在去年,昆明另一個中海的樓盤——中海云著,也出現業主對劃片學校不滿的事,結果卻就沒這么幸運了。
2018年中海拿下龍泉路人造扳機廠154畝土地,開發了中海云著,后來中海簽約引進了五華區韶山小學。
當年很多人買中海云著,其實就是沖著韶山小學去的。
一方面韶山小學是老牌名校口碑過硬,另一方面,中海云著的韶山小學就在項目旁邊,孩子從小區內上個樓梯就能直接進入學校,安全又方便。

從中海云著小區里上個樓梯就能到韶山小學
結果到了2021年,五華區將本來由師專附小龍泉路校區承擔的招生范圍,暫時納入到韶山小學云著校區的招生范圍,結果導致韶山小學云著校區的入讀學生數量大增,原有的24班規模無法容納,導致中海云著的部分業主子女無法就近入學,不得已被安排到師專附小附小龍泉路校區就讀,引發這一部分中海云著業主不滿。


韶山小學、中海云著、師專附小龍泉路校區位置示意
同樣是在去年三四月份,大量業主就中海云著買了房卻上不了韶山小學的問題進行投訴。

雖然五華區教體局在回復中承諾,會在2023年暑期提升改造師專附小龍泉路校區,并將該校區交由韶山小學使用且暫停跨區招生,但至少一段時間內,中海云著少部分業主子女是無法就近入讀韶山小學的。
根據小編最近了解的情況,目前確實有中海云著部分業主因為學位緊張,未能如愿就讀家門口的韶山小學。
回看中海云著和中海云麓九里的入學事件,一個是中海花了錢建了學校但學位無法全部保證,另一個中海沒花錢,最終業主子女卻有名校上。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結果呢?
首先是昆明的教育資源區域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像東白沙河片區,雖然開發了很多住宅小區,但有不少低容積率項目,戶數本來就不多,再加上片區商業、醫療配套的缺失,生活不便利,導致實際居住人口并不多,但這個片區卻規劃了不少學校。
新建的就有昆十中白沙校區和明通小學白沙青地校區(大華公園天下配套),還有白沙河青沐學校、白沙河中學等原有教育配套,規劃未建的教育用地還有不少。

白沙河片區控詳規,淡棕色為教育用地
像昆十中白沙校區,其實規模并不算大,15班的小學也就能提供大約900個學位,原本只能滿足映象美廬的教育需求,但實際上現在映象美廬和云麓九里兩個校區的業主子女都能入讀不說,學位還有剩余。這說明目前這一帶存在一定程度的教育資源浪費。
而龍泉路一帶又完全相反,沿線居住人口本來就多,這些年開發的又大都是高容積率的剛需項目,戶數非常多,比如中海云著就有3630戶,造成教育資源,確切地說是名校學位相對短缺,供應不足。
本來龍泉路的小學還好說,學校比較多,但也出現了中海云著業主子女無法就近入讀韶山小學的問題,更關鍵的是接下來的初中,現在龍泉路一帶那么多樓盤死死盯住一個24班昆八中初中部。新建的昆28中倒是規模不小,有90班,但龍泉路的小學生肯定首選入讀昆八中,所以現在龍泉路多個樓盤的業主向教育部門反映,希望將昆28中納入昆八中教育集團,解決昆八中學位不足的矛盾。
其次,近三年昆明的二胎入學高峰問題值得關注。
像這種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在往年或許并不突出,但隨著二胎入學潮到來,矛盾就開始凸顯。
2016年二胎放開以后,昆明有過一波人口出生小高峰。從2017到2019這3年間,昆明常住人口出生人數都在8.6萬左右,是20年來出生人口最多的3年。

2023年,第一批二胎政策后出生的小孩已經滿了6周歲,到了小學入學年紀,所以這三年的人口出生小高峰就演變成2023到2025的小學新生入學高峰。
去年昆明主城區一批建校時間較早,規模較小的學校,因入學高峰已經出現教室不夠用的情況。比如盤龍區桃源小學,以往一年級新生只招得到兩三個班,去年卻一口氣招了7個班。
而參照人口出生的數據基本可以判斷,昆明的這波二胎入學小高峰至少會持續到明年,可想而知接下來昆明主城區學校面臨的壓力非常大。
但是,由于這波人口出生潮只持續了大概3年,從2020往后人口出生數量又大幅下降,因此教育部門大概率不會因此突擊增加學校,而是采取相互調劑等辦法來滿足學位,但這必然會短期帶來一些學生無法就近入讀心儀學校的問題。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