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訊(記者 胡曉蓉 通訊員 王秋晴)近日,滇川黔三省生態環境部門齊聚赤水河源頭昭通市鎮雄縣,對赤水河流域開展聯合交叉執法檢查。旨在強化云南、四川、貴州三省交界重點流域協同監管,切實保障三省交界區域生態環境安全。
赤水河發源于昭通市鎮雄縣,流經云貴川三省,蜿蜒500公里,流域面積達2.04萬平方千米,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近年來,為筑牢赤水河生態保護屏障,滇川黔三省在制度完善、嚴格執法等方面綜合施策,取得顯著成效。
目前,云南省昭通市、縣人民政府完成了赤水河流域內17座已拆除小水電站的生態修復,先后關閉非煤礦山116個、煤礦25對、養殖場18家,治理歷史遺留硫磺礦渣684萬噸,修復礦山209座,基本實現流域內看不見荒山、看不到裸土;魚類從2020年初的36種增加到4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金沙鱸鯉重現赤水河;四川省瀘州市關停小造紙廠及釀酒作坊150余家、煤礦18家、非煤礦山7家,關閉小水電11個,拆除取締非法碼頭28座,治理恢復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面積27.6平方公里,治理巖溶區面積619.6平方公里;貴州省生態環境系統“利劍2021-2025”專項行動排查排污單位21404家次,排查發現環境問題714個,完成整治503個。
此次云南省、四川省、貴州省三省三級生態環境部門執法人員分三個檢查組對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分別在云南省鎮雄縣赤水源鎮銀廠村倒回龍村民組排口、銀廠村賈家壩村民組王家壩子河溝排口、麻糖煤礦有限公司、海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分水鎮魚洞村污水處理站、賽德水泥有限公司,威鑫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堰溝組東南75米農田退水口、青場潤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綠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等點位開展檢查。為提升檢查成效,強化結果運用,現場檢查堅持問題導向,滇川黔三省、市、縣級生態環境部門,對跨省執法檢查交辦的問題,主動認領,積極跟蹤整改到位。
為加強對赤水河流域的保護,2018年2月開始,滇川黔三省按照“保護者受益、利用者補償”的生態補償原則,簽訂補償協議,建立了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啟動以來的第一個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2021年5月,滇川黔三省聯合發布我國首個地方流域共同立法——《關于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推動形成了“省際間生態環境保護共同治理,全流域保護一盤棋”的新格局。2022年,云南省昭通市、四川省瀘州市、貴州省遵義市三地司法局推進赤水河流域司法行政保護,共同制定出臺了《赤水河流域保護司法行政工作協作機制》,從11個方面加強赤水河流域司法行政協作保護作出了明確規定。
同期召開的滇川黔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聯合執法檢查工作座談會上,云南、四川、貴州三省生態環境執法部門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深化聯合執法工作,繼續強化對赤水河流域和瀘沽湖流域的聯合生態環境執法,以建設項目的生態環境執法為重點,完善與創新聯合生態環境執法機制,探索建立起跨界環境污染糾紛處置、應急聯動及生態補償機制,不斷加大對滇川黔交界區域生態環境的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建立滇川黔三省聯合執法長效監管機制。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共繪綠色發展新畫卷。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