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9只境內債全部成功展期 上半年1.05萬億信托資金投向房地產

“16騰越02”展期方案獲通過 碧桂園9只境內債全部成功展期

9月19日消息,碧桂園旗下“16騰越02”債券展期方案已獲表決通過,這意味著碧桂園旗下9只計劃展期的境內債目前已全部成功展期。

觀點新媒體了解到,碧桂園境內已展9只期債券分別為“16碧園05“、“21碧地03”、“20碧地03”、“19碧地03”、“21碧地04”、“21碧地01”、“21碧地02”、“16騰越02”、“20碧地04”。

據過往報道,9月15日消息,碧桂園旗下債券“16騰越02”持有人會議再次延期至9月18日。這是碧桂園宣布尋求展期的9只債券中唯一未通過的一只,對展期方案進行投票的會議已經進行第三次延期。

有投資人表示,盡管會議三次延期,但碧桂園的操作空間仍舊很大,該只債券10月21日到期,如果票數不夠,可以一直延期至到期。

截至目前,8月12日碧桂園宣布停牌的11只境內公司債券僅剩“22碧地03”和“22碧地02”尚未宣布如何處置,兩只債券發行時間為2022年5月,余額分別為2億元和8億元。其中,“22碧地02”由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承銷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設全額信用保護憑證,保護期為一年。“22碧地03”由廣東中盈盛達融資擔保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不可撤銷連帶責任擔保。

據此前報道,8月12日碧桂園發布公告,將包括“19碧地03”、“20碧地03”、“20碧地04”、“21碧地01”、“21碧地02”、“21碧地03”、“21碧地04”、“22碧地02”、“22碧地03”、“16騰越02”等11只境內公司債券,自2023年8月14日開市起停牌,并稱將采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據悉,這11只債中還包含了一只私募債“16碧園05”。

隨后,碧桂園對上述債券中的9只尋求展期,包括“16碧園05”、“21碧地03”、“20碧地03”、“19碧地03”、“21碧地04”、“21碧地01”、“21碧地02”、“16騰越02”、“20碧地04”。截至目前,僅“16騰越02”表決未通過。

境外債方面,9月5日早間,碧桂園已支付了處于寬限期內的兩筆美元債利息,這兩筆利息約2000多萬美元,最近的付息日為8月7日,目前處于一個月的寬限期內。

深圳國際擬發行不超過19億元公司債 利率2.49%

9月19日,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不超過人民幣19億元境內公司債券票面利率已確定為2.49%。

觀點新媒體了解到,此前證監會已于2021年9月24日批準深圳國際在中國境內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金額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公司債券。債券采取分期的方式發行并于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此次為第四期。

深圳國際已于2021年10月29日、2022年1月10日、2023年月13日和2023年7月26日分別完成發行人民幣40億元、人民幣10億元、人民幣15億元和人民幣16億元的境內公司債券。

其中,2023年境內公司債券(第二期)的票面利率詢價及簿記建檔工作已于2023年7月25日結束,根據簿記建檔結果,最終確定票面利率為2.99%。

貝殼累計49.5億元購買浦銀理財理財產品 預期收益率2.9-2.95%

9月19日,貝殼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認購理財產品。

公告顯示,貝殼最新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鏈家(天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25日認購浦銀理財的浦銀理財產品1號,本金為人民幣8億元;于2023年9月6日認購浦銀理財的浦銀理財產品2號,本金為人民幣8.5億元;最后,于2023年9月19日認購浦銀理財的浦銀理財產品3號,本金為人民幣33億元。

上述三只產品,除浦銀理財產品1號產品風險水平為較低風險外,其余產品均為低風險。

預期的產品年化回報率方面,則分別為2.9%、2.91%、2.95%。

恒大地產再被執行9.3億余元 累計被執行金額超548億元

9月19日,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新增4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總計9.3億余元,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執行法院包括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成都市新都區人民法院等。

風險信息顯示,目前,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存在超590條被執行信息,被執行總金額548億余元,此外還存在多條限制消費令、失信被執行人(老賴)和終本案件信息。

另據9月18日消息,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近日新增10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金額合計24億余元,涉及施工合同糾紛案件等,執行法院包括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法院、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等。

泛海控股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所持民生信托76.76%股權被凍結

9月19日,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顯示,泛海控股股票于2023年9月15日、2023年9月18日、2023年9月19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12%,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屬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形。

泛海控股表示,除公司前期已公告的預重整相關事項外,公司未發現近期公司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發生或預計將要發生重大變化。

在另一份公告中,泛海控股公布了一宗訴訟進展。

2022年4月21日,泛海控股收到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武漢 公司”)轉交的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訴訟材料。上海臻巖置業有限公司以合同糾紛為由,將武漢公司訴至法院,并查封、凍結了公司部分資產。后武漢中院作出了一審判決,并根據上海臻巖申請對本案立案執行。

目前,根據最新《執行裁定書》,武漢中院凍結了武漢公司名下持有的中國民生信托有限公司76.76164%股權,凍結期限為三年。

截至6月末信托資產規模余額21.69萬億 投向房地產1.05萬億

9月19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2023年二季度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顯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余額為21.69萬億元,較今年一季度末增加4699億元,環比增幅為2.21%,較上年同期增加5769億元,同比增幅為2.73%。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信托業今年上半年實現經營收入累計494.32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20.86億,同比增長4.41%;實現凈利潤329.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9.69億元,同比增速為17.73%。

從信托功能角度看,事務管理類信托從2017年末開始呈逐季下降的趨勢,到2023年6月末,余額已降至8.51萬億,占比39.24%,較3月末減少約686億,占比下降1.19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融資類信托余額為3.13萬億元,較3月末增加648億元,但較2022年同期減少353億元,同比降幅為1.12%。投資類信托余額為10.05萬億元,較一季度末增加4737億元,環比增長4.95%,比去年同期增加1.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39%。

在投資證券市場和金融機構方面,截至2023年6月,投向證券市場(包括證券、債券和基金)的資金信托規模為5.06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6萬億元,同比增幅29.92%,占比32.22%,比3月末提高2.3個百分點,同比上升6.01個百分點,信托資金配置向標準化資產轉移的趨勢進一步凸顯。此外,投向金融機構的資金信托規模為2.19萬億元,同比增長2387億元,增幅12.22%占比上升至13.97%,同比上升0.81個百分點,環比上升0.03個百分點。

在實體經濟投資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投向工商企業的信托資金總額為3.83萬億元,與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占比24.38%,較2022年同期下降1.99個百分點。投向基礎行業的信托資金1.51萬億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893.53億,同比下降5.58%,占比9.64%,較2022年同期下降1.15個百分點。從歷史數據看,投向基礎產業領域的信托資金占比在2013年曾達到26.84%的高位,之后一直處于下降趨勢。

在房地產信托方面,近年來,受監管政策以及房地產行業整體環境影響,投向房地產的信托資金占比一直呈現下降趨勢。截至2023年6月末,投向房地產的信托資金余額為1.05萬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661億,同比降幅為25.87%。占比6.68%,較上年同期下降2.85個百分點。

中基協:8月新備案私募基金規模559.69億 至8月末存續私募基金規模20.82萬億

9月19日消息,中基協日前發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產品備案月報(2023年8月)。

觀點新媒體獲悉,2023年8月,新備案私募基金數量1,738只,新備案規模559.69億元。

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1,121只,新備案規模260.14億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182只,新備案規模125.84億元;創業投資基金435只,新備案規模173.72億元。

截至2023年8月末,存續私募基金152,961只,存續基金規模20.82萬億元。

其中,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98,110只,存續規模5.89萬億元;存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31,420只,存續規模11.20萬億元;存續創業投資基金22,114只,存續規模3.16萬億元。

2023年8月,在中基協資產管理業務綜合報送平臺辦理通過的機構15家,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5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9家,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1家(為QDLP等試點機構)。2023年8月,協會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63家。

截至2023年8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1,948家,管理基金數量152,961只,管理基金規模20.82萬億元。

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561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3,107家,私募資產配置類基金管理人9家;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271家。

從管理基金規模來看,前6大轄區分別為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廣東省(除深圳)、江蘇省和浙江省(除寧波),總計占比達74.96%,低于7月份的74.97%。

其中,上海市52,369.68億元、北京市46,779.66億元、深圳市21,996.66億元、廣東省(除深圳)13,004.30億元、江蘇省11,253.41億元、浙江省(除寧波)10,675.96億元,規模占比分別為25.15%、22.47%、10.56%、6.25%、5.40%和5.13%。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