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0米篆塘河明年3月底將恢復成明河,為此,五華區提前制定了西昌路市容環境整治提升方案,從西站立交橋到金碧路的西昌路兩側的建筑立面將進行整治。目前,方案已由云南城建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待明年五華區財政安排資金,提升后的西昌路街道建筑立面顏色統一,與明河恢復后的景觀相得益彰,將成為昆明市中心最美的河道景觀。

篆塘河明河恢復工程效果圖 供圖

篆塘河施工情況
篆塘河明河親水平臺、人行橋基本成形
昨天的篆塘河起點段,西壩路到省總工會橋(以下簡稱“工會橋”)的明河河道親水平臺已基本成形,河道底部正在做防水試驗;從工會橋到篆塘水閘之間,兩座人行橋基本完工;在工會橋和新聞路橋兩側即將澆筑框架式人行橋。
從效果圖看,建成后的篆塘河明河河道凈寬13.5—16.8米,長779.904米,設置3個親水平臺和鮮花草地,是昆明市中心與水最接近的河岸風景帶。
篆塘河兩岸有省總工會、新華社云南分社等單位以及新聞路小學、新聞里社區,從建筑物立面看,新聞路小學外立面已經刷上棕白相間的乳膠漆,機關單位建筑都不存在向外搭建的外挑陽臺,外立面顯得整齊劃一,僅需對外立面顏色、鋪面樣式和門頭等進行統一噴涂。
但新聞里社區的樓房,基本是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6—7層板樓,最大特點是部分家庭在窗戶、陽臺外搭建外挑陽臺,上蓋鐵皮或玻璃材質的遮陽棚,外觀參差不齊,顏色不一。樓頂上的太陽能板和水箱也不夠整齊。
五華區西昌路市容環境整治提升方案的效果圖顯示,從篆塘到西壩路的800米建筑外立面整治,除新聞路小學以棕色配白色外,其余建筑物均采用淡淡的乳黃色涂料,形成清新脫俗的風格。
西昌路54棟建筑對立面提升改造
除了配合篆塘河復明的兩岸建筑外立面整治,五華區還決定同時對西昌路西站立交橋至大觀路段建筑外立面進行整治。
在該段沿線,由于地鐵西北延西昌路站拆遷房屋后,之前被遮擋的老舊房屋裸露在街面上,外墻斑駁陸離,樓道堆放雜物凌亂不堪,嚴重影響市容市貌。在恒立酒店北側裸露在外的龍翔街居民樓,以及省廣電廳宿舍西昌路外立面,外挑陽臺老舊,顏色銹蝕,很不美觀。
此次市容環境整治提升涉及龍翔和大觀兩個街道,從人民中路到西站立交橋的西昌路段屬于龍翔街道管轄,涉及24棟建筑;從人民西路到西壩路屬于大觀街道管轄,涉及30棟建筑。目前,設計單位已提供真石漆和乳膠漆等選擇方案。
新聞延伸
篆塘河復明將解決篆塘路西側淹積水問題
篆塘河是玉帶河的其中一段,起于西壩路水閘,止于篆塘水閘,全長約800米。玉帶河起于盤龍江,是一條開鑿于唐代的人工河道,有1000多年歷史。
如今,玉帶河大部分被樓房、道路覆蓋,只有東寺街至金碧路這一段是明河。河水從盤龍江流出即進入暗河,在東寺街得見天日,到了金碧路又再次流入暗河。玉帶河流經西昌路和金碧路交叉口處,又可以看到水面,接下來就是篆塘河,河道再次被覆蓋,直到篆塘公園處匯入大觀河才又見天日。
近年來,篆塘路沿線淹積水頻發,臨時遷改管道已無法滿足沿線排水需求。因此,在篆塘河明河恢復工程中,將同步對篆塘路的排水系統進行提升。
據介紹,施工單位將取出篆塘路西側現存污水管道,在原管位新建直徑50—100厘米的污水管道746米,接入西壩河南側直徑為120厘米的截污管道,設污水檢查井41座。同時,沿篆塘路東側新建雨水管道710米,在道路東側機動車路緣帶布設28個雨水口,便于路面雨水分段就近排入即將恢復成明河的篆塘河。為避免道路雨水倒灌入篆塘路西側的新華社云南分社、省總工會辦公區、新聞里小區等大院,還將沿西側大院出口處設置截水溝,全線設雨水檢查井36座。
明年3月底篆塘河明河恢復通水后,低洼的篆塘路西側大院淹積水問題也將得到解決。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