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土地市場上發生了兩件事。
一件是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嚴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嚴禁通過舉債儲備土地,不得通過國企購地等方式虛增土地出讓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虛增財政收入,彌補財政收入缺口。這意味著原來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讓中讓國有平臺公司托底拿地,左右倒右手的做法要被禁止了。

今年以來國企成為房地產市場上拿地的主力(圖文無關)
第二件事是,位于人民西路的沙溝尾城改二期用地,取消了出讓計劃。這塊地位于地鐵3號線昌源中路站旁邊,位置優越,但仍舊被中止出讓。從以往類似經歷推測,中止出讓的原因很可能是市場上購買意向不太高。在此之前,昆明已有多宗位置優越的土地流拍、流掛或取消交易,原因都差不多。
接下來昆明比較引人矚目的土地交易,就是月底二次網拍的關上國貿中心67畝住宅用地。這塊地曾在今年4月網拍,但在交易截至日前2天卻取消了交易。此次降價5億元再次掛牌,云南房網曾推測國企佳湖地產旗下的國貿陽光房地產公司有可能最終拿地,但在財政部發文后,事情就沒那么確定了。
去年以來,各地國有平臺公司,尤其是各級城投,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國資企業,是土地市場上的大買家,比如前不久 廈門市第二次集中出讓土地,在成交的5宗交易中,都是國企拿地,其中除了中海是正經開發商,其余都是廈門當地國資企業。
更早前無錫、南京、成都等地,拿地最為活躍的也都是當地國資企業,像南京和成都,好幾家區級平臺公司都積極拿地托市。
比較例外的是昆明,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省市區三級國企在土地市場上都沒有多大作為,除了云南建投在今年1月拿了龍泉路56畝安置房建設地塊,其余國企基本無所作為,這也使得今年昆明土地市場比較慘淡,許多很好的地塊也不得不取消交易。

昆明已很難再現幾年前的土地交易盛況
由于土地賣不出去,根據昆明市財政局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昆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僅72.1億元,比去年同期銳減80.5%。而在昆明市土地出讓高峰的2019年,1-9月的國有土地出讓收入高達714億元,今年只相當于2019年的十分之一。
為什么在其他城市早就采取地方國資公司為土地交易托市,賣地“左右倒右手”的情況下,昆明市卻遲遲沒有采取類似做法呢?原因在于目前在昆明的省市區三級國資開發企業,日子大多都不好過。
比如云南城投置業作為云南唯一的房地產上市公司,本來應該是本地企業拿地的主力,可是城投置業這幾年經營狀況糟糕,一度到了退市邊緣,根本無力拿地。再比如云投,前些年還曾有好幾個一級開發項目,旗下也有云投建設這樣專門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子公司,可是無論是云投還是云投建設,都已多年沒有涉足土地市場了。省級開發企業中只有云南建投還算比較活躍,可是全指望建投拿地也是不現實的。
昆明市級開發企業本來也不少,有些主要做一級開發,比如昆明市城投、軌投、交投等,有些以二級開發為主,比如佳湖地產等,可是幾家市級平臺公司的負債都比較高,繼續舉債拿地也很難。佳湖地產這些年開發量太小,也很難肩負起拿地托市的重任。
至于昆明各個區的開發企業,在市場上的存在感就更弱了,和今年比較活躍的南京玄武區、成都金牛區等區級政府的平臺公司完全不能相比。反倒是滇中新區下屬的幾家平臺公司前兩年參與了許多項目,與多個開發商合作拿了不少土地,可是滇中新區的土地比較偏遠,前幾年拿的土地還在拼命消化,繼續大規模拿地也不現實。
正因為本地國資開發企業無法在昆明土地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昆明賣地還得指望房地產企業,可是現在的情況是,絕大多數民營房企在土地市場上基本是躺平狀態,無欲無求,而資金實力雄厚的央企開發商,則更愿意在一線城市和東部沿海城市拿地,在昆明則以觀望為主。
因此,昆明土地市場復蘇,還得等到房地產大環境改變才行。
相關閱讀
上半年昆明賣地好慘!綠城拿地58畝就奪冠,招商3畝地也進前八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