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仁村城改或新增10處歷史文化遺產,開發難度再度提升

宏仁村城改開發歷時已有10余年的時間,要說這一項目開發的難題在哪,其中一個繞不的話題便是“一顆印”等傳統民居的留存問題,原本以為著名的230號民居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算是為該項目涉及的文物保護問題劃上句號,但現在看來,這個問題遠沒有這么簡單。

近日,官渡區公布了宏仁村城中村改造項目(二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對象線索情況,除了此前已經被認定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的竹國寺、宏仁村大寺以及230號民居等建筑外,此次公示還新增了10處歷史文化遺產調查對象。

宏仁村城改項目(二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對象線索布點區位圖

宏仁村城改項目(二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對象線索布點區位圖

新增的調查對象包含莊如秀民居、李發老宅、李姓民居、付光民居、張叢英民居、史(付)大院、付家老宅、老鳳家民居、419號民居、李家祖宅等傳統風貌民居。

宏仁村城中村改造位于廣福路與彩云北路交叉口西南側,項目北臨星耀體育館,東臨俊發新螺螄灣,南臨俊發觀云海,東臨盛唐商貿城和星體花園小區。

邦盛廣場南側現狀(云南房網拍攝于今年5月份)

邦盛廣場南側現狀(云南房網拍攝于今年5月份)

今年5月份,云南房網曾報道過宏仁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的拆遷情況,當時宏仁村的拆遷其實已過大半,而剩下的未拆遷建筑便包括此次公示的10處傳統風貌民居在內。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待考察的傳統風貌民居看似均分布在邦盛廣場南側,但實際上是零散不規則分布。根據最新的宏仁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的控詳規方案,該地塊主要用于商業開發,總占地約71畝。今年由于新增一處文物保護單位-230號老宅后,項目對用地布局進行過一次調整,并且還在文物單位周圍增加了公園綠化用地。

宏仁村城改項目最新控規調整方案,新增10處調查對象均位于藍色虛線內

宏仁村城改項目最新控規調整方案,新增10處調查對象均位于藍色虛線內

雖然目前這些傳統風貌民居正在進行線索公示與征集,并不代表最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結果,但如果這些調查對象最終都被劃定為新的不可移動的文化保護單位,那意味著現在已經不算規則的商業用地又將面臨重新“切割”,這無疑會對用地布局再次提出新的挑戰。

此次宏仁村城改項目(二期)新增傳統風貌民居之一----付家老宅

此次宏仁村城改項目(二期)新增傳統風貌民居之一----付家老宅

宏仁村城中村改造涉及面積約798畝,2010年便正式納入到昆明城改名單,開發十余年以來,項目東側宏仁老村的土地一級開發一直都是開發的重難點,這一片區主要用于商業開發,但由于拆遷難度大,此片區至今還停留在土地拆遷階段。

不過目前宏仁村城改已經完成了占地134.6畝的15棟高層回遷安置房建設,安置房位于白塔村總建面約46.8萬方。同時宏仁村首批土地出讓已在去年年底完成,并由俊發以13.53億元斬獲其中160畝住宅用地,并已作為俊發·觀云海的后續建設用地。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