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成為阿里果籃重要水果供應地

昌寧縣大河村的果農王金海沒有想到,種植百香果3年來,第一次賣出了好價格。與王金海一起實現增收的,是云南省300個村莊的果農,今年他們一起根據訂單為阿里巴巴種植百香果。

昌寧縣卡斯鎮大水平村支書趙建林、耈街彝族苗族鄉栗木村支書左仕軍告訴記者,據他們了解,今年村里和阿里合作的農民,增收幅度普遍超過30%。

數據顯示,2020年8月、9月、10月,通過阿里數字農業供應鏈,淘寶、天貓、盒馬等阿里平臺的云南百香果銷售額,每月環比增長均超200%。

國內的百香果大規模種植從2012年開始,主要集中在廣西、福建、云南、貴州等省區。其中,云南、貴州是新產區。

作為百香果新產區,云南自然條件優渥,但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果農大多將百香果種在閑置的坡地。

2019年10月,阿里宣布在全國建設1000家數字農業基地,農業大省云南占了不小的比重。阿里巴巴數字農業采銷總經理盛聰告訴記者,阿里希望把云南打造成“中國的數字化果籃”,在云南落地多個百香果數字農業基地。昌寧縣地處云南保山,是阿里在云南建設的百香果三大產區之一。

“數字化果籃的核心是為云南的農產品建立數字化標準,讓農產品在終端定價權、種植指導上有標準可循,最終實現質優價優高效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盛聰說。

今年初阿里將百香果作為重點單品后,搭建了一套框架。牽頭的部門是數字農業事業部,涉及的部門包括菜鳥、盒馬、數字鄉村、淘寶、天貓、聚劃算等,涵蓋百香果種植、采收、收購、分選、運輸、消費標準等環節。

阿里數字農業云南采銷負責人石河介紹,云南百香果銷售額的增長不是個案,今年阿里為云南18種水果建立了標準,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幫助云南農產品實現優質優價。

目前阿里數字化果籃的云南模式,已經在廣西和貴州等產區復制推行。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