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江邊敷潤橋東南側,一幢玻璃外立面的建筑十分別致。好多昆明人都知道,這里要成為一個24小時營業的時尚賣場商場的名字叫“東方巴黎廣場”。昨天,記者在這里看到,在商場的宣傳貼畫上,“東方巴黎廣場”已經改名為“白夜·荷東”,這是一個純中國化的名字,寓意白天黑夜營業,地點在河(盤龍江)的東邊。除“東方巴黎廣場”外,還有“白宮小區”、“艾詩林根·法國花園”、“酈島嘉園·新加坡生態園林社區”和“阿拉丁花園”都已經改名。
“白宮小區”改名“住佳商宇”
“對已經成為事實的洋名樓盤,能否進行糾正,怎樣糾正,是我們考量的重點”,盤龍區房管局的負責人介紹,8月5日起,區房管局組織專門的隊伍,對轄區內的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調查摸底。
經過調查,盤龍區有152個房地產項目(小區、樓盤),竣工投入使用的130個,在建的20個。竣工項目分別有87家物業管理公司進行管理。在這些樓盤中,有9個樓盤沾染洋名。房管局的工作人員上門作工作,動之,曉之以理:洋名泛濫,盲目命名,會誤導社會公眾,對城市形象造成不良影響;一些洋名很過分,可能涉嫌侵權。經過努力,5家“過分的洋名”進行了改名。
北京路延長線的“白宮小區”名字很嚇人,其實是一座寫字樓和三幢居民樓組成袖珍小區,主體顏色為白色,開發商就用了“白宮小區"進行銷售宣傳。經過盤龍區房管局工作人員的努力,“白宮小區”現在改名為“住佳商宇”。“艾詩林根·法國花園”,也是洋味十足。在工作人員勸說時,開發商承認取名不當,開發商提出了改名為“楓丹白露亭",看上去是個中國名字,但是房管工作人員了解到,“楓丹白露亭”也是法國名字,“楓丹白露”名稱起源于法國皇帝的狩獵行宮“楓丹白露宮”,1981年列人世界遺產名錄。“艾詩林根·法國花園”的業主已經辦理產權證明,顛覆式的改名,業主有意見,經過協調折衷,“艾詩林根·法國花"改名為艾詩林根小區。
白龍路上的“酈島嘉園·新加坡生態園林社區”和北京路上的“阿拉丁花園”,尚在建設,經過作工作,這兩個洋名小區已經改為“博園·上東區”和“金童二期”。
另外,對“86街公寓”和“86街U2公寓”,以及“贏城洋樓”三個樓盤,雖然含有洋名成分,但具體指向不明顯,且使用時間較長,房屋產權證發放完畢,改名將影響到居住業主,盤龍區房管局同意其不改名。
前置審批杜絕新產洋名
導致昆明新建樓盤濫產洋名或命名不規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規劃、民政等部門沒有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經常造成一些洋名樓盤生米成熟飯。本報刊發《昆明樓盤洋名泛濫》系列報道之后,相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將地名審批關口前移,從而可以杜絕再產生洋名地名或命名混亂。
8月1日,昆明市規劃局向各建設單位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建設項目地名管理的通知》,對凡是在昆明市城市規劃區內新建住宅小區、商住樓、道路、橋梁、公園等建設…項目的命名,在向市規劃局申報之前必須向昆明市民政行政主管部門申報,經其批準同意后再向市規劃局申請行政規劃許可。
這一舉措將從根本上防止新的洋地名偷生。它意味著建設項目地名末批準之前,規劃部門將不再接受規劃許可申請。這是變地名管理事后監督為前置申批的重要一步。
新聞背景
昆明新建樓盤洋名泛濫現象,引起市民的質疑。本報特約時事評論員風之末端寫的《居住在哪國的昆明》在網上發表后,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楊崇勇批示.要求采取措施,保證不在產生新的洋名。在一個公開大會上,楊崇勇再次對洋名泛濫現象提出批評,認為這是本土文化的失落。
7月26日.本報強勢推出昆明《昆明樓盤洋名泛濫》的策劃報道,在這組報道中,本報分析方方面面的觀點.采訪了政府地名管理部門、開發商、專家學者和市民。分析了洋名泛濫的原因和癥結。
本報的報道促使相關部門、企業和廣大市民進行一次反思,引起大家的共鳴。第二天,就有洋名樓盤滇池名古屋開發方經理彭天榮要求改名。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