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舞動斗法、公園健身武林,一部分中國老人們似乎已將“健身”展現得淋漓盡致。但在國內健身房,老年人身影似乎并不多見。
即使“老年人健身計劃”在全球健身排行榜中位列第四,但在中國,50歲以上健身用戶僅占3.2%。
與此相對的是,中國2000億元保健品市場中,老年人占據消費人群的50%以上。更多老年人在買更多的保健品以預防疾病,少有人走進健身房運動預防。
盡管中國有全球最多的老年人,但健身房沒有老年人。

中國健身房少有老年人的背后,還是難以建立的老年健身觀念。當然,迎合年輕人的健身房,也沒有為老年群體敞開大門。甚至對于很多教練來說,訓練老年人,是一個風險更高,專業挑戰更大的事。
也因此,公園是老年人健身的第一場地。各種“老年人健身有多野”、嘲諷“廣場舞大媽”的文章頻出,但這一現象的本質是:老年人運動的熱情并不比年輕人低,只是他們暫時沒有走進健身房。

相比國內,國外健身房對老年人展現出了更大的歡迎。日本Curves主打中老年女性專屬健身房,以及美國Planet Fitness、Silver Sneakers推出老齡折扣計劃,吸引老年用戶。
至少從健身更成熟的國家來看,除了公園之外,老年人需要走進健身房。
中國老年人需要進入健身房。無論是醫療保險基金收入增幅低于支出增幅狀態的社會宏觀狀況,還是“公園健身武林”的高受傷風險,甚至老年人特殊的健康和體質狀態,都需要特定的健身房體適能訓練方案。
老年人不能沒有健身房,更多老年人走進健身房大勢所趨。

中國老年人的運動健身
中國老人似乎沒有理由不健身。
《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17)》曾指出,慢性病占中國中老年人群死因的91.2%。而中科院2018年發表在《生命科學》期刊的研究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快速老齡化將導致,包含心腦血管疾病、心臟病、高血壓在內的慢性疾病至少增加40%。
老齡化疾病趨勢下,運動健身應該是他們的第一大需求。

中國老年人群死因,來源:《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17)》
從老年人的運動健身場所,和線上運動APP的規模來看,中國老年人的運動需求十分可觀。
早在2010年,中國公園戶外,配置“單杠、蹬力器”等室外健身路徑就超15萬條,而60歲以上老年群體,占據健身路徑使用人群數的50%。
主打中老年廣場舞的APP糖豆,用戶于今年破2億,幾乎接近Keep的用戶體量。
在國內健身房25-30歲人群為主力軍下,廣場舞舞動、公園器械運動,中國老年人在這些地方進行運動健身。

糖豆APP
但室外健身,只是老年人運動健身習慣的一個入口。更安全、效率更高的健身方式,健身房可能是必然的選擇之一。
比如火熱的“公園健身武林”其實是風險很高的運動,僅以雙腳固定的單杠回環動作極具風險,無任何醫學指導的公園頸椎牽引。甚至以刺激穴位為目的的撞樹,無理論依據,也沒有臨床實踐支持。
科學上有很多理論進行研究,比如美國NSCA,支持老年人應該參與有計劃定制的抗阻力與有氧耐力結合的訓練方式,抵抗肌肉減少癥下運動能力降低,以及慢性疾病頻發。美國連鎖健身房Enhance Fitness,專門為老年用戶提供抗阻力力量訓練計劃。
而全面健身背景下,健身房內廣泛推行的老年健身計劃,也能有效降低政府醫療保險保障支出。
在2011年出現醫療保險基金收入增幅低于支出的現象,《中國衛生經濟》提到,如果不做積極應對,2024年城鎮職工醫保基金將出現7353億元赤字,其中人口老齡化下的疾病負擔占顯著影響。
甚至在健身房運動時段高低峰明顯的情況下,拓展老年健身用戶,也能在錯峰時間,給老年人安排團體、私教等課程,也有助于在國內健身房同質化狀態下,差異化發展。
從很多方面來看,中國老年人需要更多走進健身房。

Enhance Fitness
健身房沒有老年人
與《2019年ACSM全球健身趨勢排行榜》中位列第4的“老年人健身計劃”相對比,中國健身房50歲以上用戶僅為3.2%,中國健身房,暫時沒有老年人。
中國老人為什么不在健身房健身,背后有健身觀念、健身房運營、教練能力的綜合因素。
首先,相較于運動健身預防疾病,“看病、吃藥、靜養”依然是老年人保養身體的第一選擇。

《我國老年人醫療衛生支出影響因素研究》
2015年《我國老年人醫療衛生支出影響因素研究》中提到,中國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人均醫療支出為999元,2016年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出,老年人占2000億元保健品市場消費的50%。
大部分老年人把“健康消費”貢獻給了醫療和保健品,但如果“運動是良藥”在老年人市場也成立的話,老年人的健康消費,應該有健身房的組成部分。

其次,作為中國老年用戶必不可少的“社交”,也影響著老年人的健身習慣。
相比在健身房鍛煉,老年人可以在公園老年人聚集區拉家常、聊子女,甚至組成了很多黃昏戀。年輕人的健身房有的社群文化,老年人其實更為明顯,只不過公園暫時看起來是一個比健身房更有效的社交場所。

Planet Fitness
而在客觀層面,國內健身房主打的年輕化,以及過高的會籍價格,也是阻礙老年用戶踏入健身房的重要原因。
相較而言,美國大型連鎖健身房Planet Fitness在全美推出了老人運動折扣計劃,60歲以上老人每年擁有一次半價購買健身房會籍的機會。而主打老年群體的Silver Sneakers為擁有醫療保險的老年用戶提供全美1400家門店的健身福利。
教練教學方面,中國老年健身房團體課程教學依然較為缺乏,老年人對器械的實際應用,仍然不夠,甚至能夠制定老年運動處方,落地老年訓練指導的教練人才也不可多見。
在今年7月發布的第二版《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教材》中,有關于老年健身運動的類目,也僅位于第八章「特殊人群運動」中的最后一項。
而美國NSCA在涵蓋運動處方、生理適應、功能性益處、針對體弱或肌肉減少癥人群的抗阻訓練應用綜述,以及ACE針對老年用戶的特殊指導要求,也能看到造成教練員相關知識儲備的差異因素。
團課類別中,24小時連鎖健身房24 Hour Fitness,以及老齡化研究機構Go4Life皆推出了涵蓋有座椅支撐的全身抗阻、拉伸,以及多關節靈活度提升的老年團體課程。
總的來看,相比公園內健身“絕學傳授”,和看病吃藥的靜養理念,是中國老年人不愿踏進健身房的根本原因,而健身房缺少面向老年用戶的所需特性,以及專項教練的匱乏,也是老年用戶難以適應健身房的關鍵。
未來命題:老年人走進健身房
毫無疑問,老年健身人口紅利,正讓中國迎來銀發經濟浪潮。
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上海老人一天花62分鐘在健身鍛煉上,而60歲以上老年群體每年以700萬人口遞增。
但是,讓中國老人進入健身遠不止人口紅利,需要從健身房運營到教練教學的共同推動。

上海老人一天花62分鐘在健身鍛煉上,來源: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
對于健身房運營來說,降低老年人進入健身房門檻,提高健身房對老年人的相應訓練課程,是推動中國老年人健身目前可以做的。
比如相應降低對老年人的會籍價格,迎合老年用戶社群需求,研究老年用戶健身消費心理,提供適宜的健身房文化和環節,甚至定制專屬的老年人健身課程,都有其價值。
比如專為中老年女性服務的日本Curves,以沒有男性沒有鏡子,月費30美元以及“老年會員結伴”活動吸引了80萬用戶。而高端健康俱樂部David Lloyd Clubs推通過招募老年教練團隊,提供老年用戶無年齡代溝,甚至幫助緩解公共場合較為尷尬的健身體驗。

美國 the Silver Sneakers 老年人健身
其次,面對老年用戶的教練教學,是提高老年人健身房參與度的很重要愿意之一。
在私人教練教學上,簡化欄架跨、直線蹲、直腿抬高的功能性篩查FMS,應用于老年群體運動前篩查;根據老年用戶的肌肉萎縮特性,設計漸進符合的肌肉耐力與肌肉力量訓練;甚至對于認知功能障礙的群體,使用生動案例描述指令等,能夠保障安全前提下,最大化發展老年體適能。

FMS
而在團體課程中,將彈力帶或者輕重量啞鈴與舞蹈的趣味結合,或者結合座椅的站立坐下模仿深蹲,或支撐伸展動作訓練,以及通過簡化瑜伽發展關節靈活度,也具備了課程可復制性。
除此以外,一些智能化的健身設備,也是可直接應用于老年用戶的健身房需求。
例如,挪威的老年版Peloton,Motitech通過播放老年人童年時代生活或熟悉地點,增加活動能力的同時,緩解癡呆癥癥狀。美國The Exercise Coach使用人工智能識別老年用戶身體限制,制定個性健身計劃,并將傳統40分鐘健身時間縮短至20分鐘。

Motitech“老年Peloton”
全民健身的浪潮,看起來是大勢所趨。而當我們聊健身時,老年人是其中應該包含,也更有價值的一個群體。
中國有逐漸增多的廣場舞社群、社區公園健身器械,以及部分地區的醫保卡健身房補貼之外,也應該有更多的老年人,進入健身房進行更安全、效率更高的鍛煉方式。
中國數以萬計的健身房,應該會有更多健身房為老年人敞開。健身房里,應該有更多老年人,探索老年人在健身房的科學健身,也是未來中國老年化進程中的重要命題。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