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中原市場分享( 2019.01.14-2019.01.20)

【本周熱點】

央行1周凈投放萬億:并非“大水漫灌”如此堅決果斷地大手筆向市場投放資金,除了滿足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也許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由于經濟下行的風險顯現,宏觀政策已經出現了明顯拐點,需要貨幣財政政策強化逆周期調節。

10張預售證、3項目開盤:本周10個項目取得預售證,預售面積20.5萬平米;本周3個項目開盤,整體去化率約71%。

【熱點事件】央行1周凈投放萬億 規模創歷史新高

 1月18日上午,中國央行公開市場進行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央行本周向市場釋放的總金額應該在1.5萬億元 左右。周一至周四,央行在公開市場連續大手筆,凈投放分別為200億元、1800億元、5700億元和4000億元。特別是周三,無論是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規模還是單日凈投放量均創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1月14日,央行稱,為對沖稅期、央行逆回購到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 

1月15日,央行稱,目前已進入1月份稅收高峰期,預計未來幾日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下降較快; 

1月16日,央行稱,目前仍處于稅期高峰,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下行較快,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5700億元逆回購操作,創有史以來單筆逆回購操作的最大紀錄; 1月17日,央行稱,目前仍處于稅期,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4000億元逆回購操作;

1月18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開展了200億元逆回購操作。

解讀: 

事實上,本周每一次公開市場操作的同時,央行都明示了背后的原因,這五天里有四天都提到了“稅”,強調稅期高峰,按稅收征收要求,1月為季度首月,2018年1月份當月所有企業繳稅規模超1萬億元。由此可以預測,2019年1月企業繳稅將進入高峰期,同時MLF到期、政府債 券發行繳款、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等幾項加起來,遠超1萬億元。兩相抵充,央行3天投放的1.5萬億,尚無法“大水漫灌”。 

如此堅決果斷地大手筆向市場投放資金,除了滿足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也許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由于經濟下行的風險顯現,宏觀政策已經 出現了明顯拐點,需要貨幣財政政策強化逆周期調節。

【熱點事件】集體建設用地建租賃住房試點城市新增5個

1月11日,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關于福州等5個城市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 設租賃住房試點實施方案意見的函》,原則同意福州、南昌、青島、海口、貴陽5個城市利用集 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實施方案。 兩部門要求: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區域協調發展和鄉村振興的要求,促進建 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嚴格落實試點城市人民政府主體責任,統籌推進試點工作,盡量將項目安排在區位條件好、基礎設施完備以及人口集中度高、市場需求旺盛的區域,戶型以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戶型為主。 租賃項目要合理確定租金,建立公開透明的租金變動約束機制,支持長期租賃。鼓勵金融機構參與試點建設,依法依規提供金融產品服務,嚴禁違規提供“租金貸”。 

試點城市要積極探索應用現代化信息管理平臺和先進科技手段,在試點過程中研究加強公共服務配套,推進集體租賃住房納入政府主導的住房信息租賃服務與監管平臺管理,落實住房 租賃企業備案管理,加強土地市場動態監測監管,促進節約集約用地。

解讀:早在去年8月,國土部、住建部日前印發了《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確定了第一批在北京、上海、沈陽等 13個城市開展 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兩次入選城市均是流動人口規模相對大,租賃市場需求比較旺盛的城市,對試點城市來說,大量土地不 經過招拍掛進入市場,無形中增加租賃住房的供給。短期內租金上漲的勢頭將得以延緩,緩解租客的房租壓力,但長期來看,對樓市作用并沒有那么明顯。穩定房價的核心仍在于加大城市商品住宅供給,平衡市場供需。

【熱點事件】統計局公布12月份70城商品住宅價格變動情況

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雖然一線城市新房價格年底有所上漲,但二三線城市房價保持穩定。 

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擴大,二手住宅價格繼續下降;二三線城市新建商 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均回落:12月份,各地繼續堅持因城施策,切實履行城市主體責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年底成交有所增加,價格有所上漲,二三線城市則繼續保持穩定。據初步測算,從環比看,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 售價格上漲1.3%,漲幅比上月擴大1.0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上漲 1.0%、0.6%、3.0%和0.4%。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下降0.3%。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 深圳分別下降0.2%、0.3%、0.4%和0.3%。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0.7%和0.1%,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3和0.2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 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0.7%和0.3%,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2和0.1個百分點。 

12月份,15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3個,分別為南京、無錫和廈門,與上月相同,最大降幅為0.4%;上漲的有12個,增加1個,最高漲幅為3.0%。

解讀:中國房地產市場在“房住不炒”政策的主基調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產市場持續降溫。臨近年關,全國各地陸續出現松綁政策,在“因 城施策”的大背景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年底成交有所增加,價格有所上漲,二三線城市則是繼續保持穩定。市場回溫與年末部分城市政 策邊際放松、房貸利率下調有一定的關系。一些剛需客群在價格調整到低位后進入市場。

【熱點事件】港股地產股閃崩 上千億市值蒸發

1月17日午后,港股市場突遭動蕩,以中資地產股為首的多只股票遭遇斷崖式跳水。截至17日收盤,有4只股票跌幅超過60%,其中,佳源國際控股盤中一度跌逾88%,收盤時跌幅 為80.62%;陽光100中國盤中一度跌至79%,收盤時跌幅為64.59%;仁天科技控股和弘達金融控股收盤分別暴跌73.33%和68.24%。 港股內房股普跌市值蒸發超過1200億港元,佳源國際控股閃崩也帶動了港股中多只內房股下跌。碧桂園領跌藍籌,融創中國2.65%。目前佳源國際尚未披露此次股價下跌的真正原因,此前有消息稱,17日造成佳源國際控股股價出現閃崩的直接原因,是該公司總值3.55 億美元的優先票據17日到期,并出現了債務違約。對此,但在公司公告其債務如期兌付后 ,市場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恢復信心,故1月18日股價大漲,漲幅超過60%,然而這一跌一漲間并未使佳源國際的市值回歸如昨,依然存在近200億港元的差距。 房企資金壓力大可能是其中原因,中信建投14日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存續房地產債到期償還高峰在2021年,但若考慮回售條款,2019年房地產債償還壓力最大,民眾對地產公司資金情況較為敏感。

解讀: 僅是銷售數據上的利空并不足以造成如此大的跌幅,港股市場幾只地產股的股價閃崩主要是因為股東爆倉造成的連鎖反應。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大部分股價暴跌企業都是因為資金鏈安全問題,或者是因為融資出現問題,或者是因為大股東質押率過高。雖然當下市場數據看,大型房地產企業融資壓力有所緩解,但因為過度擴張,中小型房企將是未來市場最大的風險。

【土地表現】

本周商品房用地供應2宗,占地57.64畝,商品房用地成交2宗,占地424.25畝 

本周商品房用地供應2宗,占地57.64畝,可建建面14.12萬㎡; 

本周有2宗商品房用地成交,占地424.25畝,可建建面56.57萬㎡;

【項目過規】

據昆明中原監測數據顯示,本周共計5個項目過規,凈用地面積約17.97萬㎡,總建面約84.58萬㎡。

【新增預售】

據昆明市房產信息網顯示,本周10個項目取得10張預售證,預售面積約20.5萬㎡

【開盤地圖】

昆明中原市場監測,本周有3個項目開盤

說明 

數據來源:中原依靠自身研究網絡及公開渠道進行的數據監測和統計。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