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工廠積極尋求突破: 三大痛點成其攔路虎

一個企業想要需求“突破”,必然需要找到阻礙企業突破的“絆腳石”,解決這一個“障礙”方能實現“突破”。

在家具業的“紅海”里,工廠作為至關重要的一環,從80年代發展至今,已走過30多年,隨著市場瞬息萬變,行業加速洗牌,工廠也開始承受來自不同程度的“陣痛”,只是“痛點”各家不同。

靠招商“謀”增長,已走到“關口”

在業界,A家家具的招商速度業界有名,特別是在家具展會上,速度更是驚人,展會前一天便表示“招商已滿”,并且在展會結束的前一兩天就提前閉關,招商甚為火爆。

據其軟體事業部總經理李坤直透露,2015年A家家具一年就開出了600多家店面,不過工廠不會盲目招商,比如2015年的9月家具展,工廠在有意向的230多個經銷商中,只選擇了90個。

近兩年,隨著市場的蕭條,開店也很難保證“存活率”,如果開一批死一批,對于工廠而言并非好事。工廠正面臨轉型,從原本單一的招商轉型服務商,李坤直表示,以前考核招商人員只看開店,現在不僅要考核開店還要加強對經銷商的服務,不能只“開店”不“養店”。

這種做法對于行業而言具有借鑒意義,在家具展會上,多數工廠都喜歡“饑餓營銷”甚至“綁架營銷”。展會上把客人拉倒工廠參觀產品,“好吃好喝地供著”,并召開具有“洗腦”效果的優秀經銷商分享大會,送禮品、送抽獎,讓經銷商簽下單,進而開店,這早已是業界公開的秘密。

但此類花招不免顯得太過“功利”,工廠要在新的市場中開店,需要的是找到合適的經銷商,有人戲稱就像“找對象”,這其中經銷商是否能理解產品、工廠品牌理念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這兩年,生意更加難做,開新店越來越難存活,工廠更應慎重。靠招商謀求增長,必然需要進行轉型。

庫存高居不下,資金鏈受威脅

除了招商出現“痛點”外,庫存高居不下,也像“慢性病”一樣令人生畏。有人說:“很多企業不是沒生意餓死的,而是生意好做時,拼命做庫存,最后撐死的。”

高庫存現在已成為行業的一大“癥候”,甚至因為行業高居不下的庫存難消化,目前出現一批專門收購工廠庫存的公司,這部分“鉆空子”的公司一般從工廠處按2、3折的折扣收購庫存,從中牟利。

對于庫存難題,奧立克家具總經理林國榮表示,如果工廠的生產周期過長容易產生庫存,控制生產周期=控制庫存。很多實木企業的生產周期為20多天,而奧立克因為注重品質,則需要40多天,周期過長成本便高,產品性價比就會降低,更容易積累庫存。

現在很多定制的企業,一般4天就可以清一遍庫存,而多數家具工廠一年只能更換2、3次,特別是今年,市場難做,一年能清理一遍庫存已是樂觀。目前而言,除了要縮短生產周期,要需要轉變原來庫存的模式,多儲存半成品庫存,減緩工廠庫存壓力。

庫存的問題,從去年開始便有苗頭,多數工廠不得不低價出售庫存產品,以緩解資金鏈緊張的問題,而從去年到現在也逐漸倒下一批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工廠,可見解決庫存問題,已“迫在眉睫”。

單品牌與多品牌運作的“博弈”

熟知家具行業的人都知道,大型工廠旗下一般同時運作10、20個品牌,尤其前兩年風靡整體家居,工廠更是擴充家居全鏈條品牌,行業內60%的工廠旗下都有20個品牌以上。這對于單一品牌來說,無疑是“走獨木橋”。

奧立克是業界運作單品牌的企業之一,林國榮表示,從去年開始逐漸感受到單品牌不好運作,以前靠單品牌專注做產品招商很樂觀,但去年開始招商很難,參展的時候經銷商都會疑惑,為何做那么多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如果再繼續運作單一品牌,如果年銷售額沒跨過300萬,非常難存活,單一品牌運作8-10年都會遇到瓶頸,對未來開新的產品系列極為不利。

單品牌運作時間一久,如果工廠想要往多品牌發展,會越來越難,但如果放棄原有的企業戰略,選擇多品牌運作,也需要勇氣,前幾年多品牌助力工廠開疆擴土,而如今多品牌也面臨很大壓力。

……

回首去年年底,專家評論預測2014年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將進一步波及家具建材行業,2015年將會出現家具建材市場會更加難做,不想真的應驗,在金九銀十經歷慘烈市場沖擊后,很多工廠更是“痛得睡不著覺”,只能停產,關閉分工廠,以調整企業。

招商轉型養商、調整生產周期以控制庫存、單品牌與多品牌運作的“博弈”,三者僅僅行業“痛點”的冰山一角,此外,兇猛的電商也讓家具人“措手不及”。

然,目前還沒有企業可以真正在市場“亂流”所帶來的“痛點”中實現突破。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