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西山區秋苑社區的居民馬順才曾經是秋苑社區投訴點的常客,由于碧雞廣場上跳廣場舞的人較多,產生的噪音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而就在不久前,他驚喜地發現,廣場上不僅多了一個噪音治理辦公室,每天還有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員對跳廣場舞聲音過大的人進行勸導。“以前11點多都還有人在跳舞,現在他們都 好像約好了似的,不僅聲音小了,連跳舞活動的時間也變得有規律了。”
馬順才眼中的變化,是西山區廣場治理的又一項創新舉措。日前,國家四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引導廣場舞活動健康開展的通知》。通知指出,廣場舞是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文化體育活動,要以扶持、引導、規范為重點,為基層群眾就近方便提供廣場舞活動場地,并廣泛開展免費發放教學光盤、公益培訓、展演展示、原創作品征集評選等普及推廣活動。一直處于“非主流”狀態的廣場舞也似乎得到正名。
但當大媽們唱著“你是我的小蘋果”時,仍舊無法回避怎么跳才能不惹人煩這個問題。要扶正廣場舞,首先要治噪,為給居民們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西山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碧雞廣場社會生活噪聲聯防聯控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噪音污染管理辦公室,切實有效推進了廣場噪音管理工作。
廣場噪音管理辦公室
多方聯動治噪
西山區碧雞廣場是昆明市面積最大、人流量最多的露天式開放廣場,建成后到此跳舞的市民很多,舞蹈噪音也隨之而來。在經過先期一系列的試點工作后,今年7月,西山區成立了廣場噪音管理辦公室。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規,制定了《西山區碧雞廣場環境噪聲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實施方案》,組成了由西山區環保局、區城投公司、西苑街道辦事處和梁源派出所四個部門構成的廣場噪音管理辦公室,通過明確的分工以及互相的協作,順利地推進碧雞廣場噪音整治工作。
區城投公司
合理劃分活動區域
每天早上8點,廣場噪音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便會準時在廣場上集合,簡單的工作部署后,便各自開始一天的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的相關規定,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超過45分貝—55分貝的屬于生活噪聲污染,但結合碧雞廣場的實際情況,工作人員將標準放寬至60分貝。“我們每次巡查都會帶上專業的分貝測量儀,在距離發音地1—2米的地方進行測試,凡是超過60分貝的,我們會立即勸導其將聲音調小。”西山區城投公司工作人員張建明介紹。同時,西山區城投公司還以廣場中央的銀杏樹為界,以東的分為有聲區,居民可在允許的范圍內跳舞、唱歌;以西則為無聲區,主要進行棋牌、聊天等聲音較小的活動。
而對于廣場上可進行跳舞時間范圍雖然目前還沒有制定嚴格的標準,但工作人員會積極引導廣場舞隊伍錯時活動,避開周邊市民工作和休息時間,廣場夜燈照明時間也從原來的晚上12點縮短至10點半。
秋苑社區
定期召開座談會
“目前碧雞廣場上較為固定的廣場舞隊伍有38支,我們會定期將他們的負責人召集到社區開噪音整治座談會,要求他們在規定的場所內開展文化活動,并在過程中主動降低音量。”西苑街道秋苑社區還將38支隊伍收編,主動把文化活動室提供給他們,并為其制定了活動表,從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其中一支長期無處可去的廣場舞隊伍還逐漸發展成了社區骨干文藝隊,每次社區的活動,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梁源派出所
每日巡查監管
雖然勸導有人、管理有人,但卻執法無人,大家工作起來也常常遭遇有責無權的尷尬局面,此時,西山區公安分局梁源派出所日巡查工作機制的建立有效化解了這一尷尬。梁源派出所全天整治和查處廣場周邊社區娛樂、集會活動使用音響器材噪聲擾民的違法行為,規范廣場周邊主、次干道的禁鳴標志。并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處以警告,或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有了多部門的聯動,西山區碧雞廣場噪音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原先,我們一天就要勸導500多次活動噪音大的情況,現在多的時候一天也就幾十次。”張建明說。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