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茶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

流年繞指化為沙,隨風漸行止于溪

抵達沙溪時,這個小鎮已經是暮色蒼茫,這更加讓這個安靜祥和的古鎮顯出幾分神秘。不遠處偶爾傳來的蟲鳴,讓我意識到我已遠離都市的喧囂。沙溪位于大理劍川縣西南部,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護區域的東南部,遠近聞名的石寶山就在這里。

沙溪是一個青山環抱的小壩子,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是一個以白族為主,漢、彝、傈僳族共居的少數民族居住地。唐宋時期,沙溪作為南詔、大理國當時古道上的一個一個古鎮,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眾所周知佛教對南詔、大理國影響很深,使南詔、大理國文化帶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而沙溪是當時佛教文化傳播的見證之一,境內沙登菁、石鐘山沿線留下南詔、大理國時期的開鑿的石窟就是最好的說明。也就是說在唐宋時期,沙溪因其處在南詔、大理國通往沙登菁、石鐘山石窟的必經之地,是唐和吐蕃經濟、文化交流古道上的一個陸路碼頭而盛極一時。這里的民風很淳樸,加上眾多歷史文物古跡,讓我每每來此都沉浸于白族民風和文物古跡中,久久流連不歸。

58號小院

清風偷偷從后院爬進窗子,躡手躡腳跑到我床邊,叫醒了我,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早晨啊,等待我的不再是忙不完的工作。窗外干凈明朗的天空,讓我沒有了睡意,披上外衣下樓去。我入住的客棧有個安靜的名字,叫58號小院。這里有安靜的音樂、懶散的陽光,以及藏于凡塵俗世后的從容和平和。店主是個臺灣人,幾年前和朋友來這里旅游,從此愛上了這個地方,便放棄了在臺灣的工作,在這里開了個小店。這讓我對店主有些敬佩。我想做出這個決定是需要勇氣的。也有人會問她為什么會選擇這里,她總是淡淡地說,因為這里安靜啊,有時會笑而不答,是啊,為什么會選擇這里,也許只有來過的人才能體會。

千年集市寺登街

下午是寺登街最熱鬧的時候,吃過早飯我便想去感受一下古集市的氣氛。走過黑潓江的古石板橋,沿著古道行走了約100米,一個用土坯做成的寨門便出現在眼前,這就是被村民稱為“街子門”的東寨門,進了此門就是集市了。寨門中間卷成一個拱型門,僅能容兩匹馬同時通過。與其它地方高大、威武的石砌城門相比,顯得有些寒酸、土氣,但它卻向世人展示了茶馬古道集市的城門是什么樣子,它以土坯為原料,卻歷數百年而不倒,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寺登街共有三個門,東寨門、南寨門、北寨門,西邊緊靠鰲峰山而無寨門,東寨門通往大理地區,南寨門聯結古鎮南面與西面的滇西鹽井,北寨門通往西藏地區。

經過東寨門,一條狹窄、深長的古巷道悠然而來,兩邊殘舊的古鋪面悄然聳立在巷道兩邊。不禁想起古時馬幫進寨門過巷道的情形:馬脖上的鈴鐺“丁當丁當”在巷道回蕩著,兩邊商鋪里叫賣聲不絕,趕馬的人如釋重負,忘卻旅途艱辛,牽著馬在古巷道里悠然前行。古老鋪面,前伸的柜臺,是買賣雙方交易的平臺,也是店主裝貨的貨柜,一物兩用,頗具匠心。狹長巷道的盡頭是四方街,以前這里每隔三天便有一個街市,各地來的馬幫在街市前一天下午就陸陸續續通過巷道來到古街投店住宿。戲臺上洞經古樂、白族舞蹈、民歌表演在街市前天下午就開始。寺登四方街,它是沙溪的靈魂與核心,是沙溪商貿交易的地方,是一個集寺廟、古戲臺、商鋪、馬店、開闊的紅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樹、古巷道、寨門于一身的千年古集市,被世界紀念性建筑基金會專家們譽為“茶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