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決定命運”是用來說人的,其實對于一個城市來說,何嘗不是這樣。昆明人戀家是出了名的,當初昆明人的城市情結從一環路以內延伸到二環路,根本原因雖然是人口劇增,但是最大的動力卻是房地產的發展,房地產的無窮創造力引導著人們對“家園”的無窮想象,無窮的表達力延伸了人們對“城市”的理解。就在一次次不得已的割舍中,昆明人的生活半徑呈放射狀擴大。近十年來,昆明從北、西、南、東向外蔓延,擴張的方式無一例外:房地產開發先行,居住改變生活。
10年城市變遷的歷史,幾乎是一部昆明房地產開發史,10年間雖然沒有蒼海桑田,但回頭一看,依然感慨萬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容易。
北市區:“鐘擺式”副城區
2005年10月31日,晚7點,駕車經過東二環路從北市區向東行進,道路寬闊,車速為60碼以上,迎面而來的從東往西的車流卻如巨龍般緩慢移動,這龐大而緩慢的車流告訴我:北市區“候鳥回歸”的時刻到了。99世博會以后,北市區被定為為昆明的副中心,房地產的開發如火如荼,北市區目前近50個居住社區,有一半是在2000年以后建成入住的,有30萬左右的常住人口,幾乎相當于一個縣級市,社會配套遠遠不夠,30萬人的出行、購物、教育、運動、娛樂成了一個大問題,面對巨大的生活配套的缺乏,甚至有人說,北市區將成為一個“臥城”,只適合晚上回家睡覺,其他活動只有在其他地方進行,早出晚歸,像“鐘擺”一樣準時。
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北市顯示了非凡的自我造血能力:昆明成建股份正式啟動集購物、商貿、娛樂、休閑、辦公、酒店為一體的“財富中心”,該項目將部分解決北市區商務、生活的配套缺乏問題,在城建等開發商的推動下,北市鳳凰城一帶將成為北市區新的商業中心。
西市區:“產業區”科技居住
若從地產版塊上來說,西市區和高新區界限不明,特點也容易混淆,這個地區的居住價值更多的是解決本區內居住的需要,西市區產業集中,數十萬工廠職工和科技工作者消化著這里的房地產住宅開發量。這個區域的二次置業數目驚人,高新區居住人口密度較小,街道寬敞,教育資源非常豐富。
10年來的發展,西山區已無大規模集中使用地,加之政府對高新開發區房地產的限制,西市區作為傳統的工業區和科技園區,房地產開發始終是一個居住配套,而不能成為城市擴張的中堅力量。
南市區:“富人區”的度假地產
這里的南市區專指滇池路板塊,是旅游地產和別墅項目最為集中的地區,該區的房價與其他區域比較都屬于中上。滇池片區是開發規模最大最集中、水平最高、密度最低的別墅類項目的聚集地,是昆明的“富人區”。
目前,環滇池片區房地產項目已經停止審批,從2000年第一批別墅項目開建以來,環滇池片區的房價一路走高。10年前是沼澤地,后圍湖造成農田,有村落駐扎,住宅以民房為主,現主要作為低密度開發,住宅以別墅、花園洋房為主,居住品質全面提升,由于匯集了昆明最好的溫泉、療養院、海洋基地公園、高爾夫球場等,這里是休閑旅游地產的最佳地。
東南區:崛起的新城
東南城區是通往新城的要沖,一個“繼往開來”的地帶,更重要的是,它擁有其他市區所缺乏的資源:土地。東南板塊擁有其他市區所缺乏的土地資源,并且積累了其他市區10多年來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在這個基礎上,將更合理地規劃和使用東城的資源優勢,使其發展成為未來昆明城的核心區。
通往新的東南片區,引來眾多國內一流地產商(順馳、萬達、世紀金源、冠獎、云錫、銀海、云銅、金馬源、云天化、大朝、俊發等)搶灘,都參與了改造東城區房地產市場的運動,迅速激活了東城樓市。有如此多的地產開發商同時關注便投入到一塊片區,在昆明的城市發展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東南的熱,不僅體現在體的地理位置、資源優勢,更重要的還是一種集大眾之城的戰略眼光,也是昆明人對未來的大膽想象。
如此大規模的集中土地開發,昆明市政府及一些企事業機關集中搬遷至此,在昆明以往的城市發展歷程中,是沒有先例的。新東城的發展將無疑改變整個昆明城市格局,也將為昆明人帶來更多優越的住房選擇,帶動各行業的發展。
在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方面,菊花村立交橋、大樹營立交橋、福得立交橋、官南立交橋、福海立交橋、廣衛立交橋縱橫交錯,昆玉高速公路、昆洛路、廣福路、官南路、十里長街貫穿其中,新機場、國際機場、新南站近在咫尺。同時開發商攜手政府帶來了全新的城市化發展理念,主動在東城區做大型基礎配套設施,這是昆明以往城市建設中所沒有的。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