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避免落入商鋪投資誤區

盡管“一鋪養三代”的說法充分證明了成功的商鋪投資的利潤空間,但是商鋪投資也非常容易非理性和盲目投資,本文采訪了某在中國各大城市摸爬滾打數十年,在市場上十分有經驗的投資行家,擬當前商鋪投資中的一些常見的認識誤區進行分析說明,以期能提醒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避免因盲目投資而落入陷阱。

誤區之一:鋪王靠近商場門口

很多人認為,一個賣場中最靠近門口的位置是最好的。賣場的經營者也往往這么認為,因此對這個位置的定價也是最貴的。但實際上,門口這個位置有可能只是旺丁不旺財。因為每個消費者走進一個大賣場,一定會“逛”上一會兒才會買東西,最先進入視線的鋪位最多只是個詢價的地方,顧客會一掃而過,再看上幾個鋪位之后才會購買。顧客是不大會回頭到最靠近門口的鋪位買東西的。門口位置可以作為大品牌的形象展示區,但如果要銷售產品,選擇往里第七八個靠近走道的鋪位是最佳的。

誤區之二:“背靠大樹好乘涼”

當前商業地產開發商多如牛毛,商業地產項目也層出不窮,商鋪產品的推新速度也讓投資者們眼花繚亂,到底哪家開發商值得信賴、哪個商業項目值得投資,這往往令商鋪投資族感到困惑。于是有些投資者就采取簡單辦法,抱著“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想法“看人下菜”,認為只要開發商實力強、信譽好,商鋪就有贏利保證,值得投資

這種辦法按照邏輯推理沒錯,正常情況下也能行得通,但是也有不妥。首先,目前國內的商業地產開發存在著明顯的斷層,很多商業地產開發商都是由住宅地產開發商“轉業”而來,他們是被商業地產開發的高利潤所吸引才進入商業地產開發中來,所謂“住而優則商”,其實他們非常缺乏商業地產開發經驗和經營管理經驗,很多名稱誘人的商鋪其實不過是改頭換面的住宅而已,缺乏后續的商業贏利能力。其次,很多大的開發商為了分散開發風險,往往會成立項目公司,并注冊為獨立法人,和集團公司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項目賺了大家皆大歡喜,項目出了問題投資者就會發現所謂的某集團早就不見了蹤影,出來周旋的不過是一家隨時可能破產的項目公司,這種偷梁換柱的手法讓受了損失的投資者投告無門。再次,判斷一個商鋪項目是否具備投資價值,關鍵因素是地段、客流、定位等等要素,開發商優劣并不十分重要,倘若我們單純以開發商實力、信譽來作判斷就難免有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

誤區之三:“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商業選址中有一句流傳頗廣的話,說決定商業選址的三個主要因素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這句話被很多人奉為圭臬,當作商業選址至高無上的原則。推而廣之,到了商鋪投資領域這句話又成了眾多投資者的指南,出現了“地段決定論”。只要地段好,商鋪項目處于市中心鬧市區或繁華商業區,就一好百好了,哪怕租金再高、物業條件再差、定位再模糊,也是難求的黃金旺鋪,投資者必趨之若騖。

其實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誤解,我們要破除對它的迷信,更不能把這句話當成“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用它來衡量商鋪投資價值。這句話之所以連用三個“地段”乃是地段在商業選址中的極端重要性,并非要排除其他因素而只見地段,不見其他。其次,這句話并非適用于一切商業領域和業態,倘若用之于百貨店和高檔專賣店,就十分正確,但對大型超市、倉儲店、專業市場等業態就未必適用。所以我們要看商鋪的具體業態定位,商鋪經營成功和具有升值潛力的前提是選對“正確的”地段,而不是選擇“最好的”地段,鬧市區不一定就合適,郊區也不一定就差。再次,選擇合適的投資商鋪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若商鋪位于城市黃金地段,則必然帶來租金水平高、交通條件差、經營成本高和同業競爭激烈等一系列問題,這些會抵消好地段帶來的優勢,所以我們一定要進行綜合衡量對比,重視地段但絕不能盲信地段。

誤區之四:“付出總有回報”

這個認識誤區并不是投資者自己的觀念,而是開發商和代理商反復多次的宣傳攻勢給投資者形成的觀念定式。開發商推出的商鋪價格不斷創出新高,這需要更強大的消費(投資)需求來支撐,而刺激消費需求的“不二法門”便是更高的投資回報率,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經營者關注,把價格抬高。投資者面對越來越高的價格,自然也會有更高回報率的心理預期,當這樣的心理預期和開發商的宣傳允諾相吻合并得到多次強化后,便形成了一種“高售價=高租金=高回報”的心理定式,使投資者相信“付出總有回報”這個樸素的道理也同樣適用于商鋪投資。

但在商鋪投資這個高回報高風險的領域,并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報,而且售價和租金和回報也不一定成正比。客觀地說,在正常情況下,售價高的商鋪價值一般也比較高,租金也會比較高,因而投資回報性較好。但售價常常不是單純由其價值決定的,它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市場供求形勢的影響,也和開發商的策劃包裝、宣傳推廣活動關系密切,投資者就常被這些因素所蒙蔽,無法認識商鋪的真實投資價值。另一個造成售價租金脫節的原因是商鋪對地段、位置的敏感性。相近地段、相近位置的商鋪在定價時往往相互參照,價格差別不是很大。但租金就不同了,它是不能相互參照的,一街之隔可能有天壤之別,臨街不臨街可能迥然不同。所以說,投資商鋪不能根據售價高低判斷其投資價值,稍有不察可能就買到“高價低租鋪”,預期收益不能兌現,還得背負沉重貸款負擔

誤區之五:“商鋪的大餅會越來越大”

很多投資者投資商鋪考慮的首要因素是“投資回報率”。投資回報率高意味著租金高,收回初期投資的年限越短,也意味著商鋪升值潛力越大,轉讓收益也就越高。對投資回報率的迷信使開發商和銷售商們做足了投資回報率的文章,一些商鋪甚至允諾15%以上的回報率,公開宣傳只賺不賠,以夸大不實的宣傳吸引投資者。其實仔細分析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很多開發商的宣傳就是講故事,就像是在講百萬富翁一夜致富的“天方夜譚”,其對投資匯報率的測算剔除了很多變動影響因素,更是經不起推敲。投資者要走出商鋪投資回報率的認識誤區,要澄清下面幾個問題。

首先,租金永遠都是個動態的參數,目前的高租金可能是市場嚴重供不應求所致,并不能代表長期的高租金,也不能保證連續6年、8年甚至10年都能以這個租金水平來出租商鋪。這種大餅并不一定就會越攤越大,它也會越攤越薄,回報率就是個變量。所以,用某一時點的靜態租金水平去測算投資回報率是很不科學的。

其次,投資回報率也是個動態指標,它會隨著各種因素的變動而變動。比如地段競爭環境改變、商業規劃改變、經營業態業種改變、整體供求形勢變化等因素都可以影響到投資回報率的動態調整。所以,那些一開始就設定投資回報率的商鋪肯定有問題,至少是不能代表未來變化的初步測算,只能作為參考。

第三,從國外成熟的商鋪投資回報來看,綜合回報率在5%上下,極少有商鋪回報率超過10%,其回收期一般也在10年以上。不可否認,在商鋪發展初期,價值沒被人認識到,售價較低,同時商業競爭不激烈,租金也較高,因而回報率會比較高,但現在已大大不同,匯報率早已回落到正常水平,開發商再動輒允諾15%以上的回報率,我們就得擦亮眼睛好好看看了,對那種“投資現在就是投資未來”的動聽宣傳就得抱有警惕了,到底“大餅”能否做大,不能單憑開發商一張嘴了。

誤區之六:“商鋪租金高低決定投資價值”

誠然,投資者投資商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未來良好的租金預期,他可以用收取租金的方式逐步收回購鋪款,或者在較高的租金水平下順利轉讓商鋪以獲利。租金不可說不重要。但如果單純認為租金高的商鋪值得投資,租金低的商鋪就沒有投資價值,就有失偏頗了。在這里,筆者建議投資者避免下面集中常見的對租金的誤解。

首先,租金高不一定值得投資,租金低也不一定就是“垃圾商鋪”。租金高售價也高,對經營贏利要求也高,因而風險也大,需要綜合衡量決定。而租金低的商鋪售價也低,對業態業種要求不高,容易出租,雖然收益不高,但風險很小,如果合理選擇就有較大的升值空間。

其二,租金的高低并不是由商鋪本身來決定的,它更多地取決于經營環境、地段位置、業態定位、客流大小、商業氣氛、競爭程度等外在因素,所以說租金的變化是最快也是最難以捉摸的,我們決不能以當前的租金水平來衡量商鋪投資價值,一定要全面考量所有影響因素,并考量長期利好利空因素,判斷租金在未來一段時期的走勢,當然最好請專業商鋪投資咨詢機構來進行評估。

其三,在商鋪出租時,租金高的經營業主并不一定是最合適的經營業主。如果把商鋪以較高租金租給不能承受高租金的業態業種,比如便利店和餐飲行業,那么即使暫時能取得高回報,長期來看也會因業戶不堪重負而推出,導致商鋪空置,影響了投資者的長期收益。所以說,在出租商鋪時,要尋找最合適的租戶,而是出價最高的租戶。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