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商業拓展“三市街”外新空間

城市發展需要“高端”商業區

根據田野數據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昆明一環內主城區商業的供應量達483321.8平方米,占到2009年昆明總供應量的22.2%,主城區銷售量達41182.9平方米,占昆明市總銷售量的6.5%。南市區2009年的商業供應量和銷售量都超過了總供應量和銷售量的1/3,而31.7%的供應量和31.8%銷售量也都占總量的三成。

云南財經大學傳媒學院傳播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陽就此分析到,從昆明主城區的三市街商圈來看,作為一個城市的中央商業區,這里能夠充分利用的土地和資源都是很有限的。因此,三市街商圈在升級和改造的過程中,會受到歷史文化等諸多因素限制。

而從國外經驗來看,不同的商圈發展都受制于城市商業容納能力,因此要針對不同目標人群規劃不同商業。三市街商圈在規劃中更多地保留了對于傳統文化的尊重,更多的是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大眾消費需求。當城市發展到更發達的階段,商業的層次也逐漸明晰,高端的商業必須是城市必須要配套的。

高陽認為,在原有三市街這樣的商業中心基礎上,昆明還需要配備一個能夠滿足高端消費需求的商業新型的商業區。根據目前昆明的發展狀況來看,南市區各方面的情況都適合這樣一個高端商業區的形成,這也是昆明城市發展的必然。

“綜合體”要與城市發展匹配

2009年昆明的商業項目除了集體放量外,大家似乎都達成了一種共識,未來“城市綜合體”將成為主流商業的載體。昆明和富輝煌市場研究中心總監李純玉認為,城市綜合體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涵蓋了許多物業形態,而商業就是最重要的一環。它代表著一種新型高端的商業,并不是任何商業都能充當。

城市綜合體內的商業導向性明確,并且具有明確的區域性消費和層級分布。

從國內發達城市來看,普遍具有了一個內向型的商業中心,也就是本土化、傳統民族的城市商業中心,就像上海的南京路一樣。同時,也有外向型的商業區域,譬如一些新興的城市綜合體。這種商業發展模式,能夠使得城市商業不僅能滿足內在的需求,也能吸引外來的消費。

他補充道,依照目前昆明的發展,三市街商圈就是這樣一個內向型的商業中心,如果昆明想要向國際化都市接軌,肯定需要形成新型的更高規格的商圈。但城市綜合體也并非越多越好,它的發展要與城市的發展想匹配,而且要符合城市發展的經濟水平和消費水平。對于現在的昆明來說,一個真正的城市綜合體的誕生才能對城市發展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