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市街,一個讓昆明人耳熟能詳的名字。自上世紀20年代開始,這里在街道兩邊就矗立著中式樓層的商鋪,絲線鋪、金子鋪、西藥鋪、雜貨鋪、中藥店、照相館、海味鋪、干果鋪、茶館、餐館等商鋪并排而立,三市街的繁華一度讓老昆明人引以為榮。新中國成立后,三市街片區更成為商賈云集、街市縱橫的繁盛之地。
而現在的三市街商圈,不僅延續了老昆明商業鼎盛的人氣,當全新的順城和昆明老街拔地而起時,更將三市街的商業帶入了全新發展的時期。
但隨著新昆明城市的發展,無論從地域面積還是經濟發展方面來考量,“昆明”的地理外延已經超出了許多老昆明人的認識范圍。現在的新昆明正在為成為面向東南亞和南亞的國際化大都會而努力,而商業發展的程度正是考察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標準。
那么,當下的昆明商業是否面臨著需要整體的升級改造?昆明人眼中“唯一”的三市街,是否在昆明日后描繪國際化大都會的藍圖中,作為僅有的商業代表會顯得獨木難支呢?時下興起的新興商業體,是否能夠成為新昆明建設中商業發展的“奇兵”?

商業“副中心”地位日漸凸顯
其實,2009年昆明商業地產就開始了集中放量。在一年之間,昆明新開業的大型商業中心至少有5個,營業面積達400萬平方米,幾乎是過去昆明全部商業面積的一半。田野調查機構數據統計中心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09年開始集體亮相,這是和新昆明城市的建設息息相關的。現在昆明城市的發展非常迅速,而城市的面積也在不斷的擴展。以南市區為例,它東西、南北的跨度已經相當于一個小型城市。住在南市區的人們已經不會執著于到三市街購物消費,這是由于消費的地域性所決定的。
這位負責人還談到,隨著城市的區域化發展,商業的發展也需要配合片區發展的需要進行布局。國內許多的大型城市,在每個片區都有自己的一個商業副中心,這不僅了減輕主城區的人流壓力,也使得這些商業副中心能夠帶動該片區的整體發展。
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城市副中心商業區的出現,是片區商業細分、錯位經營的進程,也是商業發展遵循市場進化原理的結果。目前昆明的片區發展中,以南市區的發展尤為引人矚目,而未來南市區的商業發展,將有可能關系到整個昆明城市發展的進程。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