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創造城市

推薦閱讀:

商業創造城市

昆明商業地產10年史

2010昆明商業聚變

現在,投資首選商業地產

昆明迎來重商主義時代

商業改變昆明一個城改變一座城

在不遠的將來,提起昆明最主要的城市特質,人們首先想到可能不再是旅游城、休閑城,而是商業城、購物城。

無商業無城市

在城市發展史上,有一個問題是很有意思的:是先有城市再有商業,還是先有商業再有城市?在許多人看來,梳理二者之間的時間序列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但就算如此,他們也都承認,這是個類似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雞和蛋的因果關系已經成為一個哲學命題,而且永遠不會有答案,不過拿它類比城市和商業的關系,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商業和城市密不可分。

這樣的關系其實在現代漢語語匯中已經得到反映。所謂“城市”,“城”是硬件,是空間;“市”是商業,是軟件。有“城”必有“市”,無“市”不為“城”。中國人將“城”“市”相連,已經反映了我們的城市觀和商業觀。

實際上,早期的城市其實都是因商業而生的,商業決定了城市的規模和生命力,一座城市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它的商業街,越是商業繁榮的城市,它的歷史也越長久。在城市發展史上,有許多功能定位偏離商業的城市,比如因駐軍而建的城,因開礦設廠而建的城,因交通中轉而建的城,這些城市如果沒有發展出發達的城市商業,最后大多因功能喪失而衰敗。

中國有許多資源型城市,就是違背商業創造城市的規律而建,一旦資源枯竭,城市便迅速陷入蕭條,甚至不得不放棄。云南的東川、甘肅的玉門、遼寧的阜新等,莫不如此。這從另一個側面證明,如果沒有發達的商業,城市是缺乏生命力的。

商業和商業不一樣

商業不僅創造城市,而且也能發展城市。或者換句話說,一個城市的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是由其商業繁榮程度決定的。

城市商業有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功能型商業,一種是輻射型商業。所謂功能型商業,是指商業只是城市功能的一部分,主要滿足城市人群的購物消費需要。在功能型商業的城市里,商業主要是為城市市民生活工作服務,和公共交通、給排水、能源供應的功能是一樣的。因此,功能型商業在每一個城市都是存在的,即便是所謂資源型城市,也有相對完善的功能型商業,否則城市無法生存。

功能型商業有兩個特點。首先,商業規模與城市人口和經濟發展水平有關,越是人口多、收入高的城市,功能型商業的規模越大,因此功能型商業對一座特定城市而言是有發展上限的。其次,有些商業形態只能是功能型商業,而無法發揮輻射型商業效力,比如社區商業、農貿市場等等,都只能是功能型商業。

輻射型商業則不同,它不僅僅滿足所在城市的消費需求,輻射力還超越城市地理半徑,輻射到周邊地區,甚至全球。也就是說,輻射型外向型商業不是簡單的城市生活配套,而是對外競爭力的一部分,是重要的支柱產業。

其實,所有的城市都有輻射型商業,或者說,大部分城市商業都有周邊輻射能力。比如,即使是一個小縣城,也會吸引鄉下的購買力,一個區域性中心城市,商業輻射力更大。就昆明而言,商業輻射的范圍是全省,因為云南只有昆明這么一座大城市,而且昆明在地理上又居于全省中部,也容易形成輻射作用。許多人在解釋一些奢侈品在昆明的超高銷售量時,都不約而同地認為,是昆明吸引了全省的購買力。

當然,昆明目前只是輻射全省,有些國內城市則形成了更大范圍的輻射型商業,比如,北京就有輻射華北、東北的發達輻射商業,上海則有輻射華東乃至全國的商業,而香港,則有輻射全球的商業,所以香港號稱“全球購物天堂”。

輻射型商業的影響力超越了城市地理范圍,所以不能簡單按照城市人均商業面積來計算合理的商業規模。以香港為例,其人均商業面積肯定超過了本地人口合理的擁有量,但因為香港有發達的輻射型商業,其實仍有增加空間。在云南其實也有這樣的例子,麗江的商業面積龐大,遠超過同等規模的城市,但因為麗江有發達的旅游輻射商業,并沒有顯得過剩。

顯然,發達的外向型商業更有利于城市發展,擁有外向型商業的城市也比只有功能型商業的城市更發達,更繁華。由此可見,商業對城市的創造價值,不僅體現在城市的建立,還體現于城市的發展。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