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店是什么?它的身份是——大型商家、知名品牌、人氣商家。它是商業組合中的“超級大將”,是商業經營的絕對主角。
主力店做什么?它是開發商眼中高級的造市“魚餌”,撒下一大顆,撈起一大片,昆明商業地產正在決戰主力店。于是,我們很輕易就沉浸在“近水樓臺先得月”式的愉悅中——如果你是正大紫都城的業主,你可以天天下樓“開心購物家樂福”;再過一段時間,體育城業主也會歡呼雀躍,沃爾瑪體育城店年底開業指日可待;“嘿,知道王府井嗎?我家就在那兒!”如果你是順城的業主,你說話時保準底氣十足,“我下個樓,就坐在IMAX3D巨幕電影廳里了,而且是會員,半價票。”
沒錯,這就是主力店,它是金字招牌,是“造市”強將,擁有“一錘定音”的爆發力;但,它不是靈丹妙藥,它也有“副作用”——經營不善的隱痛,被迫撤場的尷尬,甚至它也很可能是引發整個商業經營體系崩潰的“禍首”。“發展中”的昆明商業尚未走到那一步,但此類事件已屢見不鮮,如廣州珠江新城廣場,曾成功引入北京華聯超市,但后者由于經營困難而自動撤場,繼而引發連鎖反應,商場瀕臨倒閉,今年3月,成都首個SHOPPINGMALL——百聯天府購物中心撤離成都,開發商也是名利皆損。
主力店就是這樣,它的“雙重性格”有時也讓人捉摸不定,正因如此,它最為考驗操盤手的技巧和魄力。開發商是“投資人”,操盤手是整合資源的導演,主力店就是主演之一,觀眾到底買不買賬,票房好不好,關鍵還看“操盤手”的能耐。
昆明星耀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力就發出了這樣的呼吁,“不要為主力店而主力店”,這話很辨證。當我們身邊的主力店集群越來越多,并大批量的出現在未來新生的項目身上的時候,壓力似乎越來越大——在昆明市場,它們會不會也有“高原反應”?昆明開發商是否有足夠的經驗和實力來駕馭主力店?這些都需要時間來檢驗。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