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近兩年推出的項目可以看出,北市區的寫字樓供應表現突出,高端產品相對集中,也不乏看準中小企業客戶群的春城商務中心,避開高端路線的競爭。而市中心黃金地段基本是為高精尖項目預留的,爭奪各種“第一”已成這一地段寫字樓項目的特征,規劃中的CBD片區建設以及一環內幾個城中村改造,還將孕育一批品牌寫字樓。另外,在其他區域,規劃了大體量商業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必定都將考慮配建寫字樓,昆明寫字樓市場迎來了99世博會后的建設狂潮。
來自昆明風之鈴市場調研中心的數據顯示,未來3-5年,昆明寫字樓供應量將達到100萬平方米。與此相對應的是,昆明目前所有寫字樓、商務空間加起來的總量只有約150萬平方米。
而當我們聚焦綜合性商業時,不能忽視城中村改造項目對城市商業供給的加速助推,這一大趨勢將在西市區商業發展的小趨勢中逐漸清晰。
作為曾經的工業區,西市區一直留有居住社區老化、商業稀缺、區域環境不佳的后遺癥。在近兩年里,其商業發展的滯后并未得到實質性的改變,更多還是靠經營中的社區商業來滿足日常消費需求。但列入開發計劃的商業宏圖,已讓我們不得不對西市刮目相看。因城中村改造的加入,西市區商業注定甩開弱勢之冠,甚至在不久的將來會引爆大范圍的商業大戰。
定位為西市區景觀生活大盤的啟鴻假日城市,一期商業面積近7萬平米。以高端商業為輔的綜合性項目鼎易天城,商業面積約8.5萬平米。馬街新城,總用地面積約947.82畝,商業面積40萬方,兩個五星級酒店,一幢42層的辦公樓、兩幢現代化的公寓……將建設成為昆明西市區的商業中心、昆明市的商業副中心。經典雙城,占地面積1000畝,商業體量100萬方,兩棟178米高50層的地標建筑,準備打造以購物、休閑、娛樂、餐飲、居住為一體的城市副中心。西山新城,占地1700畝,400萬方超大國際化城市建筑復合群,集商務辦公、商業貿易、星級酒店、國際公寓、會展博覽、生態花園為一體,定位為昆明西市區的城市名片,新城市建設的新標桿。
而在城中村改造之外的項目,正大紫都城的一部分——正大國際商業生活廣場以約18萬方的體量,引進家樂福、國美電器、原正大電子城商戶等,積極籌備著西市區超大型購物中心。更有集五星級酒店、五星級商務中心、家具、建材、汽配、機電市場為一體的昆明毅人財富中心,分6期打造為西市區中央商務區。
無疑,西市區將是昆明商業集中放量的典型代表區域,而短時間內大體量商業的注入,將使西區面對期盼已久的發展“心跳加速”。
相比之下,北市區和南市區的商業發展雖然還未呈現出如此激進的一面,卻也將隨城中村改造的推進促生多個中心、布局綜合商業。
風之鈴對城中村改造的區域性研究提到,北市區已不是幾年前的居住“睡城”,其商業、商務氛圍正在日漸成熟,而城中村改造無疑為其發展再添東風。“北市區城中村項目主要是分布在北市區的交通主軸北京路兩側,從最早啟動的鳳凰新村片區到現在已進行拆遷的大白廟村、廖家廟村和還在規劃當中的羅丈村、金刀營村、羊腸小村等,北市區的發展會因為城中村改造而成為點連線,線成面的聯動發展。”
作為連接新老昆明的要沖之地,南市區的區域價值也將在城中村改造中獲得很大的提升空間。南市區的矛盾之處在于,它既是昆明傳統的富人聚集區,同時也是昆明的“城中村改造大戶”。而基于早前區域商業配套缺少具有號召力的代表,且局部板塊在體量需求上還存在明顯不足,南市區急需全新發展時代的到來。于是,目前出現的城中村項目,會因彌補區域配套和提升項目價值而獲得消費者和投資者的青睞。
而對于東市區來說,即使有城市東擴的揮戈在前,卻因涉及改造的城中村數量和體量有限,暫時沒有提速發展的大動作。風之鈴的研究指出,“傳統的東市區是昆明的物流集散地,在環境、配套、區域發展方面都是略遜于其他區域。目前,從公開的信息看,東市區已經獲得實質性改造進展的項目較少。”但是,就在1月26日,昆明市規劃局舉行了“東連接支線片區”規劃調整聽證會,會上透露,由于軌道交通的介入,巫家壩機場的退出,東連接線直線片區規劃將面臨重大調整。未來片區的開發建設將立足為昆明城市打造一個全新的城市東部核心區,可容納人口16萬人。片區內建筑限高也將取消,最高或可提至150米。這一消息無疑是東市區的重大利好,雖然在短時期內未能駛入昆明商業發展的快車道,但它可能會是下一個可塑性較強的區域。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