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在城市化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做好商業地產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科學發展觀中強調“推動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商業地產同樣面臨著“如何又快又好發展”的必修課。
商業地產的發展,如同歷史前進的車輪不可阻擋。大浪淘沙過后必然是百世流芳的精華。懂得并做好商業運營,才有資格站在“商業地產”這張牌桌上等待洗牌,否則,未等真正的洗牌來臨,便已折戟沉沙。綜觀昆明商業地產的發展史,不難看出,既是符合既定規律,又有過程中需要規避的短板,該部分尤須受到重視,不然不動則已,動則痛至身心。在商業運營時代來臨之際,你是否已做好準備?是否察覺了自身的短板?
現狀一:牽發之痛——以營銷扮運營
在商業地產中,營銷與運營并重。商業地產的利潤不會一次性獲得,營銷故能夠實現第一次利潤,但商業地產更大利潤的是來源于后期專業有效的運營手段。現如今,名目繁多的運營方式在開發商的營銷宣傳中輪番上場:產權式商鋪、保障性商鋪、先招商后銷售、體驗式商鋪和定制式商業等。在一件件華麗的外衣之下,是否是真正通過前期規劃、了解地塊屬性及盡可能保障投資客的利益等因素下提煉出來的運營模式?開發商的角色屬性提醒了營銷概念不能與專業運營手段混淆,而是要與商業運營商合作,在專業知識的指導下,通過靈活的市場應變能力來使商業項目成功運營。舉個例子,廣州最成功的商業項目是天河城廣場,被譽為“中國第一商城”。天河城集購物、游覽、美食、娛樂、休閑、商務、廣告、信息、展覽、康體等多功能于一體,名副其實地“把北京路搬進了天河城廣場”,可以看作是全國最早的ShoppingMall。許多人看到了它的成功,便去學它,可是沒有看到它成功的核心因素,只是學表面的華麗,結果自食苦果。其實天河城的成功,本質因素是它定位與經營策略的正確和全新消費概念,恰恰吻合了ShoppingMall運營的關鍵。
現狀二:一生之痛——因投機失品牌
商業項目的生命周期是有規律可循的,一般前三年是培育關鍵期,四至五年是發展成熟期,五年以后便是調整升級繁榮期,真正的利潤增長來自于后期的物業經營。目前,昆明很多商業項目的開發,在順應經濟發展趨勢的同時,避免不了存在一些概念性炒作和投機性開發,為了快速回籠資金或追求短期盈利模式,往往忽略了商業地產的發展規律,當其缺陷和危害逐漸暴露時,除使投資客信心喪失之外,更為嚴重的便是開發商品牌口碑的缺失。皮洛士式的勝利萬不可取!
現狀三:忤逆之痛——因體量擔風險
隨著昆明市城區的不斷擴張和336個城中村的改造建設,意味著商業體量的放大,在不久的將來,商業地產總量趨于飽和之時,則是一個風險期,可能會空置率上升,泡沫凸現,。在目前的實際開發中,許多開發商往往片面注重零售店鋪對整座商業用房的吸引作用,一味講求寬敞豪華,不僅抬高了底商房價,也抬高了整座商業房產的價格(包括公寓、寫字間等),從而造成商業地產結構失衡,租購需求減少,閑置率不斷上升。有關部門統計的40余座城市,每年新增80多家購物中心,一些人口只有20多萬的城市卻建了幾個購物中心。有的購物中心一天流水只有1萬元,不少購物中心有場無市、有商無業,倒閉、轉向的不在少數,浪費了大量資源。西歐五國在人均國民收入1萬美元時,平均購物中心單體規模才有3萬~4萬平方米,而現在我國一些中型二線城市的購物中心平均單體量便達到了13萬平方米,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國雄就曾批評中國的購物中心在盲目造大!
商業地產的專業運營管理是達成開發商、投資客和消費者多方皆大歡喜的科學手段,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該發揚的將矢志不渝的堅持,要擯棄的則毫不猶豫的規避,不碰觸痛點,將是最明智的選擇!
(云南房網為《云南地產》唯一授權發布網站,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轉帖,否則后果自負!)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