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的擴張和居民對日常生活消費需求的提高,僅靠城市中心或次中心大型購物中心的供給,顯然滿足不了人們對生活購物消費的渴望,而社區商業正是填補這一消費空白的絕佳之選。其中,社區便利店,又因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而尤顯重要。
就昆明來說,社區便利店普遍規模不大,其中連鎖店偏少,并具備未來發展空間較大的特點。不成熟必定蘊藏商機,加之政府正加大社區建設的大背景,社區便利店,或許將是社區商業投資的突破口。
不成規模難成氣候
昆明的社區便利店,形式上跟很多城市一樣,由幾平米的“夫妻店”的傳統據點逐漸發展起來。
與“洶涌”的需求對應的是,昆明社區便利店發展遲緩,步態踉蹌。即使近年來之佳便利、日新達便利、足達便利、小虎便利等本土便利店發展迅猛,但與臺灣統一、上海華聯、武漢中百、成都紅旗相比,昆明整體的社區便利店發展規模仍較為局限,小成本、單打獨斗、良莠不齊、品牌連鎖偏少的現狀未獲得根本改變。
“如果說昆明的市場份額是100%,那么目前市場還有至少40%—50%的發展空間。”云南聯合100董事長張開泉曾向媒體介紹說,2008年聯合100集團從四川總部進駐昆明之時做過一個詳盡調查,昆明大約有5000家便利店,除去一般的雜貨店鋪,確切說只有2000—3000家便利店。
對比來看,臺灣社區便利店的發達則有目共睹。據本刊了解,現在臺灣的社區便利店總數超過7000家,但其中有3000家屬于統一,幾乎占了二分之一,其社區便利店連鎖經營的規模可見一斑。

發展至今,之佳便利、日新達便利、足達便利、小虎便利算是昆明本土規模較大的連鎖型社區便利店。其中,之佳便利的分店最多,據其負責人介紹,目前在昆明已達到100多個。初略估算,這四家便利店合計約有200多個,如果按照昆明3000多家社區便利店來算,則這四家店數之和還占不到7%。這意味著93%的社區便利店,幾乎都是獨立散店。顯然,連鎖經營不發達已是昆明社區便利店的一大缺陷。
以教場北路巴士家園小區為例,整個小區約有近4000居民,但內部卻沒有一家便利店。在外圍一排臨街商鋪中,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社區便利店還不到5家,且商品種類單一,可選擇性不強。而在小區一公里半徑內,只有昆明市墨水廠對面的日新達一家為連鎖便利店,其余均為個體經營戶所開的散店,均沒有擺脫“夫妻店”的模式。
社區連鎖便利店缺乏,使得本該能就近完成的日常生活消費,移至大型購物中心進行,無形中增加了購物消費的交通、時間成本。“社區商業不成熟,我們不得不每周前往離家10公里的家樂福購物。”周先生的感嘆代表了很多市民的心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大型超市每逢周末節假就人滿為患。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