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官營之變

城中村是城市化進程中一個繞不開的結,是宜居城市建設必須跨過的坎。城市必須為它當初的“迂回”埋單。而改造城中村的過程,又注定是一個復雜的、多方利益搏弈的過程,如何創造一種對弈各方共贏的合約安排,對于城中村的成功改造至關重要。

“在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進程中,俊發地產其改造模式具有啟迪意義。”某專家在一次昆明城中村改造論壇中所言。

從昆明市首個城中村改造項目“鳳凰新村”的成功,到正在推進的“張官營”改造,從最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的系統運營,在涉足城中村改造的近5年時間里,俊發地產創建了整套成熟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成為昆明城中村改造進程中第一個“吃螃蟹”并嘗到鮮味的地產開發企業。其“俊發模式”或將成為昆明城中村改造的成功范本。

張官營再生

急速涌至的城市化浪潮將原本寧靜的村落裹挾其間。

昆明市盤龍區張官營片區477棟擁擠凌亂的樓房里,住著1247個本地人和上千外地人。每天,他們從密密麻麻的樓房中鉆出來,穿過昏暗的巷道,匯入城市的人流。

從鄉村到城市的距離有多遠?出村的這一段路程,走快一點的話只需要5分多鐘。但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化道路,張官營人走了10多年,還沒有走到。

在新昆明城中村改造的大勢之下,2008年12月27日,張官營片區城中村改造一期安置房動工建設,標志著張官營城中村改造揭開序幕。張官營片區迎來了它“最后的時刻”。

如今,原張官營舊貨市場被圍墻圈了起來,圍墻上噴繪著標有“濱江俊園”的字樣。圍墻內,濱江俊園項目建設已初見雛形。偌大的“濱江俊園”鳥瞰圖豎立在濱江路一側,由圖可清晰地看到,濱江俊園將建成園林式的時尚居住社區,而圖上注有一句話“濱江俊園,全城矚目”。不遠處,項目售樓部已開門迎客。

陽光的照射下,鳥瞰圖的倒影越過白云路正好映向張官營片區,仿佛預示著這里的未來。一個城市新區域即將再生。

根據改造規劃,張官營片區改造范圍總用地318.22畝,擬拆遷總建筑面積達33萬平方米。改造后的張官營片區將被打造成昆明市又一個集居住、商務、休閑為一體的城市副中心,其中還將增建一所占地27畝的小學和一所占地9畝的幼兒園。總投資金額預計約30億元。

俊發地產CEO趙彬希望,通過張官營改造,首先能進一步深化西起盤龍江,東至穿金路,北到白云路,南到聯盟路這一片區的改造工作,完善這一片區的城市配套功能,改善社會環境,美化城市面貌,提高居住舒適度,最終實現城市再生的理想。同時把張官營片區改造全面融入新昆明建設規劃布局中,構建和諧宜居昆明,為昆明城中村改造積累有益的經驗和樹立典范。

新“城”新生活

張官營的未來已清晰可見,而這里的原住村民及拆遷戶的生活,將伴隨張官營之變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根據規劃,張官營片區回遷安置房建設面積19萬平方米,共建成安置房2000余套,綠化率為40%,將建成生態宜居小區。在濱江俊園街對面的不遠處,目前張官營片區一期7.5萬平方米的回遷安置房正在加緊建設,預計今年底交付張官營村民(居民)。輪廓已漸清晰的回遷安置房將這里的人們的新生活勾勒得真實而生動。

自回遷安置房開始動工,拆遷戶張成昆老人幾乎每天都會到工地轉上一轉。對于這位在張官營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來說,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古稀之年還能和城里人一樣住上帶電梯的高樓。站在工地入口處,老人一邊看一邊搜索著“新家”的位置。因為早在回遷安置房建設之初,這里的拆遷戶就通過抓鬮的方式“抓”到了自己的新家。“快看,那就是我的新房子。今年底我就搬進去了。”老人看著眼前正在加緊建設的高樓,興奮的像個孩子。

對于這兒的拆遷戶而言,回遷安置房的建設進度成了他們的“定心丸”。拆遷戶張運福家的窗戶正好對著回遷安置房的工地。對于“新家”,張運福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盼望,用他的話說,自得知張官營改造消息后,他的心情總是有些忐忑;但如今,看著未來“新家”已初見雛形,讓他不禁開始暢想未來新生活。

和這些樸實的拆遷戶一樣,采訪中許多張官營原住村民表示,“對于拆遷改造及未來的生活,他們滿懷憧憬,更充滿信心。因為,回遷安置房的建設進度,讓他們的新生活看得見摸得著。”

拆遷戶們的信心來自安置房的加緊建設,同時也來自于“拆遷安置方案”。據了解,盤龍區的改造方案明確,鳳凰新村和張官營村的改造都將按照“拆一還一、原地回遷、先建安置房后搬遷再開發”的原則進行。

不僅僅如此,與張官營片區比鄰的鳳凰新村的今日新貌,更加堅定了這里的人們對于幸福生活的信心。

眺望今日時尚俊朗的SOHO俊園,這里的人們有理由相信,與鳳凰新村一樣,城中村改造將為自己的故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自己的幸福新生活也將隨之開始。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