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防身”先練“火眼”

不管3.15年主題如何變化,消費維權,是3.15永恒的主題;家裝市場陷阱重重,家裝消費投訴率高居不下,在2006年3.15來臨之際,再次成為熱點話題。在維權的問題上,作為消費者,練就火眼金睛,識破各種消費陷阱,從而遠離陷阱,具有現實意義。記者日前就消費者如何增強自身維權能力的問題,采訪省室內裝飾協行業協會相關專家。相關專家根據當今裝修投訴熱點,結合省內外出現過的一些典型案例,總結出困擾目前裝修消費者的幾大陷阱,并為消費者支招以規避風險。

陷阱一:優質作餌以次充好

典型案例:何女士與某家裝公司簽定協議里的大芯板是單價約100元一塊,為優質品。施工時被家裝公司暗中用每塊50元的普通大芯板替換。

專家支招:可以請第三方監理,即使最后并沒有真的請第三方監理,也不妨向裝飾公司表達自己想請第三方監理的意圖,如果裝飾公司堅決反對,或以各種理由說服你放棄請監理,那么你就要警惕這家裝飾公司了。

陷阱二:少報預算實價結算

典型案例:黃先生裝修住宅,原工程造價38998元,但工程做到中期,公司要他在原工程造價上追加約1萬元,否則將停止施工,理由是合同規定“工程價款按公司預算,按實際工程量結算。”

專家支招:消費者應在合同中約定最終預算,給裝飾公司設道“紅線”,最好還要規定費用超出“紅線”時由哪方承擔。

陷阱三:項目分算重復計費

典型案例:謝先生付了家裝公司600元地板安裝費,但后來在地板銷售商那里了解到,購買地板由廠家負責安裝。裝飾公司不動聲色騙了他600元安裝費。

專家支招:業主在簽合同之前,對主材市場情況作些必要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陷阱四:免費設計套簽合同

典型案例:宋先生夫婦要找個優秀的設計師為其設計新居。可是去了很多裝飾公司后發現,這些公司都打著“設計不收費”的招牌,設計師隨意就打印一個效果圖出來,如果再想讓他出個詳細的設計圖,設計師就要追加量房費稱,開工后,以此費用折抵工程款。這就迫使著消費者不得不與該公司簽約。

專家支招:消費者在設計階段要堅持自己的設計要求,另外一定要自己親自到建材城轉轉,對材料有個基本認識。

陷阱五:合同埋雷引爆倒霉

典型案例:陳女士與某家裝公司簽訂一住宅裝修合同協議,在合同中有條文規定:合同簽訂后,工程開工前,如甲方要求減少合同規定的項目,視為部分違約,須向乙方支付減項金額20%的違約金,還須按減項金額比例支付乙方設計費(每平方米建筑面積40元)。裝修中,陳女士感到原設計的主臥衣柜和書房的書架位置不合理,要求衣柜從南墻移至北墻,書架從東邊移至西邊。為此,家裝公司依據上述條款,要收取1084元減項費。

陳女士后找到消協和家裝協會投訴,有關人員告訴她,由于雙方事先擬定的裝修合同中有該公司精心制造的“合同陷阱”,而消費者在不經意間落入其中,因此這事很難解決,陳女士最終只得自認倒霉。

專家支招:裝修中發現問題或對原設計不滿意而臨時更改方案,屬于常見現象。簽訂合同時,業主應在合同中對更改設計方案所產生的費用問題進行約定,盡量明確在什么情況下需向合同另一方承擔違約責任。或另起草合同附件,并注明增減項目等有關事宜,在施工圖上注明詳細的施工方法和材料品名。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