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樓房有一代樓房的命運

7月底,昆明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開始對《昆明市詳細規劃技術準則》征求社會意見。《昆明市詳細規劃技術準則》是在昆明市進行國土空間開發、進行各項建設活動的法定依據,對房地產開發有著重要指導意義。

根據《昆明市詳細規劃技術準則》,住宅建筑的最大控制高度只有80米,最高26層,而容積率方面,即便是五類區域的基準容積率也只有2.8,最大不超過3.1。

這樣的開發強度指標,如果強制落實,昆明的住宅開發水平又會上一個新臺階,市場上的好房子會比比皆是,如今動不動就30多層的高容積率塔樓,可能也會在市場上絕跡。

一代樓房有一代樓房的命運

實際上今年昆明的許多新項目已經壓低了容積率,比如年初邦泰集團在雙塔片區競得住宅地塊,最大容積率才3.0,因此邦泰才在項目中規劃了一棟只有16層的小高層。這也是雙塔片區目前唯一一棟新建小高層住宅樓。

除了商品房,今年就連安置房項目的規劃條件都令人羨慕,比如今年5月出讓的巫家壩趙家村、王家村安置房用地,不僅位置非常好,容積率也只有3.1。還有不遠處的普自村城改項目安置房用地,容積率只有3.0。五華區荷葉山分區的兩宗安置房地塊,其中一宗的容積率只有2.7,限高48米。

類似的規劃條件甚至延續到了保障性質的配售型保障房項目上,今年開工的昆明首個配售型保障房項目,容積率才1.67,規劃的全是多層洋房。

如此令人艷羨的規劃條件,讓此前昆明眾多高容積率項目,尤其是2016年板樓禁令解除前開發的眾多塔樓項目,難免五味雜陳。

2009年,出于推動城中村改造的目的,當年昆明市出臺了《昆明建設項目規劃審批“二十不”規定》(即業界所稱“二十不”新規)中,規定了不得新規劃建設板式(建筑面寬超過35米)高層建筑(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除外),昆明低容積率板樓幾乎絕跡。直到2016年新版《昆明市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執行,才開始逐步取消禁令。

但這一時期恰恰是昆明城改最為集中,項目大爆發的幾年,一大堆高容積率高層塔樓小區因此誕生,尤其是“城改大王”俊發,開發的幾乎全部是密密麻麻的高層塔樓項目,從濱江俊園七彩俊園,從金尚俊園俊發城,無論位置如何、檔次高低,無一例外都是三十多層的高容積率塔樓。

一代樓房有一代樓房的命運

其他城改項目也都難以幸免,比如同德廣場、中海學府路8號萬科云上城盛高大城金地悅天下等等,都是如此。

這些項目大多位置不錯,配套完善,算是生活比較便利的住宅項目,但高層塔樓的缺點依然長期困擾著住戶,比如公攤太大、單向采光、通風不佳、鄰里干擾、北向戶型冬天太冷,等等,居住體驗大大落后于新建的板樓住宅,甚至不如更早開發的多層無電梯住宅。

這就導致2009年到2016年之間集中涌現的昆明塔樓項目,成為目前二手房市場上的掛牌主力,像掛牌量比較大的幾個項目,比如萬科魅力之城俊發城海倫國際濱江俊園等,都屬于此類項目。可是在此期間開發的高層塔樓雖然房齡并不長,位置和配套條件還普遍比較好,就是由于產品落后,導致掛牌價上不去,而且由于同類房產掛牌量太大,交易并不容易,周期也普遍比較長。

如今,隨著在規劃上進一步提升住宅項目的品質,連安置房、保障房都在容積率、產品力等方面超越10年前昆明的高容積率塔樓項目,導致市場上存量非常大的2009-2016之間開發的項目顯得越發落伍,越發加速淘汰,以至于這些實際上房齡并不長的塔樓項目,成為昆明房地產荒唐年代的祭品。

相關閱讀

多個純板式高層項目問世 昆明板樓禁令已突破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