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五一黃金周前,國家和多個重點城市都公布了新的房地產刺激政策。在地方政策方面,有兩個城市關于限購的調整最為引人矚目;而在國家層面,自然資源部要求住宅庫存過剩的城市停止供地,去化周期長的城市也需要控制供地。
4月30日,被稱為國內最后一座限購“堡壘”的北京市,在時隔13年之后,再次調整限購政策。當天,北京市住建委發布了《關于優化調整本市住房限購政策的通知》,提出在執行現有住房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允許已擁有住房達到限購套數的居民家庭,到五環外新購一套住房。
北京是一線城市中最后一個對限購政策進行調整的城市,此前,廣州、深圳、上海都已進行了調整,廣州事實上已經幾乎不存在限購。

北京的限購政策重大調整
在北京前一天,成都市也宣布全市范圍內住房交易不再審核購房資格,也就是取消限購。成都是在2016年10月開始執行限購政策的,此次突然宣布取消,市場多少有點意外,因為過去兩年成都房地產市場其實比較紅火,成交量高居全國首位,去年成都也是國內唯一房價還在上漲的省會城市。不過,今年成都房地產市場開始降溫,成都也當機立斷地徹底取消限購。
北京和成都對限購政策的調整,標志著買房已經從限制全面轉向了鼓勵,接下來,一些早就取消限購,但效果沒那么理想的城市,比如昆明,可能會借勢有一些新的鼓勵開發和買房的政策出臺。

自然資源部要求住宅庫存過剩的城市限制供應土地
與北京和成都調整限購相呼應的,是4月30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關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應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過36個月的,應暫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讓。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在18個月(不含)-36個月之間的城市,要按照要按照“盤活多少、供應多少”的原則,根據本年度內盤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積(包括竣工和收回)動態確定新出讓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積上限。
自然資源部這份《通知》,實際是上落實4月30日政治局會議有關房地產發展的最新要求。當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結合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的新變化、人民群眾對優質住房的新期待,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緊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中共中央重新定調國內房地產發展方向
具體到昆明來說,無論是北京還是成都對限購政策的調整,對昆明房地產市場都沒有直接影響。自然資源部關于今年住宅土地供應的最新要求,其實也很難波及昆明。
根據克而瑞的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昆明主城新建住宅的庫存量為619萬平方米,去化周期為23.6個月,屬于高于18個月但低于36個月的城市,按規定應該根據“盤活多少、供應多少”的原則,按照本年度內盤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積確定住宅用地出讓規模。

截至今年一季度,昆明主城住宅庫存與去化周期(克而瑞數據)
但實際上從去年以來,昆明住宅土地出讓規模就大大低于同期商品住宅銷售規模,比如去年昆明主城銷售住宅375.15萬平方米,而去年出讓住宅開發用地(含商住混合)才654.8畝,可開發面積只有158.02平方米,其中還有部分是商住混合用地的商業面積和回遷安置房。
今年1-4月昆明主城的住宅銷售面積約70萬平米,住宅用地則只出讓了一宗,可開發面積才8.45萬平米。即使加上3月初劃撥的173畝配售型保障房用地,總的可開發面積仍只有約42萬平米。可見,在昆明半主動半被動減緩土地供應速度與規模后,昆明其實早在自然資源部要求控制土地供應之前,就走在了主動踩剎車去庫存的道路上。

今年迄今昆明主城唯一成交的住宅地塊只能開發8.45萬平米住宅
昆明的房地產契機其實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優化增量住房政策措施”這個新提法上。
4月30日召開的的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北京、成都包括昆明調整限購,以及控制土地供應,主要目的都是消化存量房產,這也是當前房地產市場的最主要矛盾。而“優化增量住房政策措施”,則意味著國家將對開發改善型住房開始持鼓勵態度,在此基礎上不再限制一個家庭有多套住房,對高端房產也不再一味提高購置門檻。
而根據國家早就提出的“一城一策”精神,優化增量住房政策措施除了會有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主要靠各地因城施策。昆明作為國內頂級宜居城市,這方面的政策空間其實大有可為。
相關閱讀: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