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區不斷簡化辦事程序。 記者趙偉攝
日前,記者從昆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分局獲悉,截至今年2月底,高新區經營主體突破4萬戶,實有40720戶,其中企業24846戶,個體工商戶15874戶,較2020年末增長149.23%,其中企業增長142.09%,個體工商戶增長161.3%。
發展壯大經營主體,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2020年以來,高新區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持續簡環節、優流程、降成本、優服務,激發了群眾的自主創業熱情,推動高新區經營主體量的穩定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
在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方面,高新區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不斷簡化辦事程序,減少開辦時間,提升審批效率,按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外商投資負面清單》《企業登記前置審批目錄》三張清單開展審批事項,實行清單之內依法審批,清單之外無審批,無差別對待所有主體,破除隱形壁壘,消除經營障礙,持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企業營造更加寬松、便捷、規范、有序的市場準入環境;持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優化審批流程;積極落實“一業一證”“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精簡辦事程序;繼續推進經營主體“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改革和經營場所告知承諾制,提高辦事效率;進一步規范市場退出制度,提升經營主體退出便利化水平。
同時,高新區積極落實惠企政策,助力質量提升,充分發揮集群注冊激勵作用,鼓勵托管機構引進更多企業,不斷擴大集群效應,優化培育發展環境,使經營主體多起來;充分發揮助企紓困政策作用,減輕企業經營負擔,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使經營主體活起來;充分發揮“個轉企”“小升規”政策作用,優化產業結構和經營主體結構,全力推動個體轉型升級為企業,使經營主體大起來;充分發揮產業政策作用,培育中小科技企業,夯實高新企業基礎,使經營主體強起來。
該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高新區經營主體培育扶持工作的主要目標將從“擴量”向“提質”轉變。下一步,將繼續發揮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營主體培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作用,積極溝通協調各成員單位,當好經營主體培育工作的聯絡員;繼續發揮市場監管部門的數據統計作用,強化市場主體和集群企業數據跟蹤監測,當好經營主體培育工作的監測員和分析員;繼續發揮各項紓困解難政策作用,精準施策,優化服務,全力推動個體工商戶發展和“個轉企”工作,當好經營主體培育工作的幫扶員。
記者郭曼報道
相關
高新區單個項目投標人數創新高
近日,記者從昆明高新區政務服務局了解到,今年高新區兩個公共資源交易項目投標人數達到441家。其中,單個項目投標人數達351家,創高新區建區以來投標人數之最。這一衡量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成熟度和健康“晴雨表”指標的顯著提升,體現了高新區近年來堅持優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營商環境,創新工作方式取得的顯著成效。上述兩個項目分別是高新區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和新材料產業支柱項目,均是高新區2024年開局經濟工作的重點支撐項目。
據介紹,高新區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部門圍繞園區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和工作會精神,推動公共資源交易搶先機、下深水并向縱深發展。
提前發布招標計劃。高新區通過網上推介和線下開推薦會宣傳的方式,使投標人提前了解項目。441家參與投標的企業中,省外企業占比47%,民營企業占比95%,國有企業占比5%,“中字頭”企業占比1%。高新區2023年每個項目平均投標參與企業為13家,今年平均參與企業為149家,同比增長1046%。更多有行業經驗的企業參與國家級園區建設,為高新區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時,高新區政務服務局用透明度、開放度、融合度等指標持續優化參與投標企業結構,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提供了基層經驗。
專項整治工作保駕護航。高新區持續開展消除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隱性壁壘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整治了市場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進市場健康發展。高新區開展全過程無盲區監管,2023年以來處理質疑、投訴案件3起,大力消除行業壟斷和“關系網”;持續開展招標文件的公平競爭審查工作,2023年以來,共審查254份招標文件,覆蓋率達100%,做到招標文件“有瑕疵必糾正、有問題必澄清、有錯誤必整頓”。
同時,高新區持續減免投標保證金,通過降低保證金收取比例和采用銀行保函、保險保函等方式收取,減輕了企業交易負擔。以上述兩個項目為例,應交保證金31230萬元,實際收取4860萬元,減免保證金26370萬元,減免比例84.44%。
隨著昆明市公共資源平臺與省級平臺深度融合工作的推進,高新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舉措新格局正在形成。今年以來,云南省隔夜評標場所的建成和遠程異地評標工作的深入開展,為高新區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特別是參與人數較多的大項目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在保證時間連續、工作連續、評標專家連續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復開標、分段評標帶來的招標企業成本增加。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和共享,有效助推公共資源交易資源整合和工作標準化。
下一步,高新區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工作將圍繞“兩個著力”,不斷優化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方式,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以實現省市統一電子化招投標為目標,進一步完善電子化交易平臺,以規范交易活動為抓手,創新工作方法,提升監督服務效能。 記者郭曼報道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