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指數(GDIRI) 近日,綠城服務與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大華股份)宣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共同開發人工智能領域的新技術與方案,以滿足地產及物業行業的科研需求。合作的重點是人工智能在地產及物業行業的應用,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監控、數據分析、客戶服務等方面。
據觀點指數了解,大華股份是以視頻為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主要聚焦城市和企業兩大核心業務。城市級業務領域主要包括智慧城市、交管、交通及城市停車等;企業級業務領域主要包括智慧建筑(含園區、小區、寫字樓、綜合體、酒店、工地各業態)、智慧教育(含后勤、安保)等。核心技術包含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終端研發及物聯數智平臺研發。
以其智慧建筑項下的智慧用電解決方案為例,該方案覆蓋空調節能、智慧照明及安全用電等多個子系統,主要可以節能、節省成本和感知安全隱患。從應用該方案的浙江大華股份總部園區來看,園區所有中央空調接入園區大腦,實現自動關閉和統一調溫,節電率超30%,實現園區綠色運營。智慧照明系統成功地應用于地下車庫、會議室和辦公區域等多種場景,整體節電率達到25%。
大華股份2023年中報還提到,將持續加強對多維感知、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軟件平臺、機器視覺和機器人、5G、網絡安全等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和產品化。
為適應市場的發展,綠城服務多年前就布局科技服務產業,將科技服務視為構建差異化產品體系,破局效率瓶頸的重要基礎設施。2013年成立綠城建筑科技,進行全面市場化運作。2022年,正式對主營業務進行進一步拆分,將科技服務從園區服務中拆分單列。
目前其旗下的綠城科技平臺,主要聚焦空間數字化和服務智慧化,提供“2+3+N”的產品服務體系。
具體來看,“2”即兩大核心產品族:面向大物業數字化服務的應用系統“善數智慧物業”和面向各級地方政府的全域數字化平臺產品“善數智慧全域”;“3”大服務產品群包括咨詢設計、數字空間及智慧服務;“N”項數項智能應用單品,包含數據、行業、物聯及物業應用的場景。
從當前的成效來看,綠城服務2022年度的科技服務業務收入4.89億元,占整體收入的3.3%;毛利率為40.9%,在四大業務中最高。綠城科技旗下物業釘、SAAS、慧享云等服務,已為多家百強物業服務企業提供服務支持,還形成了在未來社區/智慧社區、未來鄉村/數字鄉村、智慧園區、智慧校園等領域的優勢。
從技術支撐來看,公有云服務、數智技術、數據中臺、AI平臺建設、大中臺實踐以及智慧物業平臺和數字創新平臺等必不可少。
這些技術僅依靠綠城服務自身顯然難以滿足,合作就成為了主要的路徑。2023年5月中旬,綠城服務與中國移動浙江公司簽約,在信息化項目、云業務、大數據、物業服務運營等領域合作,提升綠城服務在未來社區/未來鄉村等場景中的競爭力。
2022年11月,綠城服務與阿里巴巴旗下的釘釘簽署協議,以后者為底座能力,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高效協同、生活服務數字化能力升級等展開合作。2021年末,綠城服務以2.09億元向關聯方收購了浙江綠科的51%股權,后者主要從事智能化工程、照明工程、BIM模擬施工以及智能化設計,專注于設計弱電系統及機電工程,其中涉及通過采用智能模型及技術提供工程方面的個性化解決方案。
從目前綠城服務的官網來看,合作方不乏阿里云、騰訊云、華為、海康威視、中控技術等科技行業的領頭羊。
其中,海康威視是國內智能物聯產業中的佼佼者,2022年營收831.66億元,凈利潤128.37億元。該公司業務包括物聯感知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產品包括物聯感知產品、IT基礎產品、平臺服務產品、數據服務產品和應用服務產品;系統能力包括系統設計開發、系統工程實施、系統運維管理和系統運營服務。
觀點指數認為,物企通過合作、聯營、投資等方式逐步整合基于數字化(如IoT、AI、5G)的服務縱深資源,同時進行基于市場的橫向擴張,有利于建立競爭優勢。
另據了解,一些頭部物企還開始關注智能充電樁、儲能系統、數字人服務、AIGC智能客服等領域,新的賽道同樣需要科技發力。
如,2023年5月26日,合景悠活宣布與騰訊云圍繞物業服務數字化轉型展開戰略合作,兩家公司計劃打造物業行業首個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智能客服,騰訊云將為合景悠活提供一整套包含即時通訊、視頻會議、智能客服能力的解決方案。
同月,特發服務通過增資入主天鼎物業,邁入能源物業領域,天鼎物業為大渡河公司提供水電站的物業管理;而大渡河公司致力于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數字科技與電廠運營管理進行深度融合,未來計劃打造無層級化的智慧電廠,這與特發服務科技化升級的戰略目標能夠協同。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