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管毓樹
在日前召開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德宏亮出2023年令人鼓舞的成績單。一年來,德宏州著力擴開放、穩經濟、惠民生、保安全,全州經濟平穩回升,社會大局保持穩定。2024年,德宏州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推進德宏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2023年
全州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2%左右
經濟總量突破600億元
產業投資增長16.5%
進出口總額增長9.6%
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8%
2024年
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產業投資增長20%以上
進出口總額增長15%以上
糧食產量71萬噸以上
特色興農穩中有進,彰文興旅效應顯現
2023年,德宏州實施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出臺冬春季農業、蔗糖、蠶桑、咖啡等特色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特色興農穩中有進,鄉村振興成效明顯。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彰文興旅綜合效應不斷顯現,消費對經濟拉動作用增強。
2023年,預計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5%。全州新增高標準農田16.2萬畝,糧食產量71.7萬噸;甘蔗、茶葉、畜牧等傳統產業穩步發展;榮獲“中國冬季鮮食玉米之鄉”稱號,鮮食玉米種植面積23.8萬畝,產值近11億元;特色煙草產業鞏固發展,實現稅收1.8億元;咖啡、堅果、蠶桑等特色產業優化發展;14個品牌入選“綠色云品”,“三品一標”農產品獲證52個、農業龍頭企業36個,瑞麗檸檬通過檢疫出口認證;培育咖啡、玉米等新品種6個,盈江優質稻良種繁育中心開工建設;隴川龍安村、盈江賀勐村和盈江昔馬鎮、梁河平易村分別入選全國、全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新增省級綠美鄉鎮5個、綠美村莊10個,州級綠美村莊288個;提前一年實現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下且有勞動能力的脫貧家庭動態清零,脫貧戶和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增長14.8%。
旅游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勐煥銀塔創建為AAAA級景區,新評定AAA級景區4個,芒市新玩廠創建為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隴川龍安土磚文化驛站、邦瓦櫻花谷即將建成,戶撒鄉村游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全州全年預計接待游客3068.2萬人次、增長48.5%,旅游業總收入366.3億元、增長86%。州科技館建成啟用,全州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入館人數達179.3萬人次。消費市場持續恢復,先后舉辦咖啡節、美食節、車展、房交會、首屆國際珠寶玉石直播節、姐告免稅購物節和15次玉石公盤。完善珠寶玉石直播基地管理機制,預計珠寶玉石直播銷售額75億元、增長138%。線上消費快速發展,預計網絡零售額36.2億元、增長41%。
園區經濟集聚效應增強,重大項目建設扎實推進
2023年,德宏州全力推進瑞麗沿邊產業園區建設,規劃畹町、芒令、姐告、環山工業園、弄島5個片區共30平方公里,明確紡織服裝、通信電子、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裝備制造4大主導產業,園區經濟集聚效應不斷增強,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重大項目建設扎實推進,發展活力不斷釋放,開放興邊取得突破性進展。
全州產業園區新建標準廠房36.7萬平方米、在建26.6萬平方米,園區承載能力明顯提升,區內工業增加值占全州的57%。以上率下大抓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成效顯著,新簽約項目115個,省外產業招商到位資金12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537萬美元。瑞麗沿邊產業園示范引領作用凸顯,新落戶企業18家,蔗糖全產業鏈發展步伐加快,安琪酵母1.5萬噸抽提物項目即將建成。科技支撐不斷增強,德宏熱區現代農業產業研究院掛牌成立,新增院士專家工作站11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3家。
瑞麗試驗區、自貿試驗區德宏片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先行先試作用進一步發揮。試點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瑞麗—緬甸公鐵聯運班列。芒市機場旅客吞吐量226.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5萬噸,均創歷史新高,其中國際旅客2.8萬人,國際貨運164噸,貨值超過1000萬元。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運行,“一網通辦”、異地可辦、投標不見面、交易零跑腿全面推行,跨省通辦事項120項,“12345”政務便民熱線辦結率95.1%,“互聯網+”不動產登記辦理率排名全省第二。州級領導“當面見企業”232次,解決問題196個。全年凈增市場主體29322戶、增長18.9%。民營經濟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80%。
投資結構優化提質,爭取到中央、省預算內投資及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35.7億元。大瑞鐵路德宏段建設全面提速,芒梁高速芒市—勐養段試通車,瑞弄高速、瑞孟高速德宏段等項目扎實推進,改造提升農村公路341公里,隴川入選“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芒市5個光伏發電項目、滇西天然氣環網瑞麗—隴川段、隴川220千伏和梁河河西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產。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240戶、棚戶區496戶,全州首座立體智慧停車場投入使用,新建充電樁129個。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生態環境穩定向好
2023年,德宏州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邊疆治理全面加強,和諧局面更為鞏固。
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1.9%。穩就業成效良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7.3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基本養老、工傷、失業等社會保險擴面增效,兜底保障困難群眾9.95萬人次,發放救助補助金2.66億元。健康德宏建設再上新臺階,州傳染病醫院、州人民醫院西院區、瑞麗傳染病醫院、隴川國門醫院等一批項目建成運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盈江縣人民醫院以嚴促建提質增效經驗成為全省深化醫改典型案例。重大疾病救治能力不斷增強,登革熱等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教育質量鞏固提升,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1所,新增學位3090個,新增中小學學位4066個。關心關愛留守老人兒童工作入選省委主題教育“為民辦實事”典型經驗。德宏州和盈江特殊教育學校改擴建有序推進,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五項指標排名全省第一。
不折不扣推進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6%以上,“三江四河”出境水質達到Ⅲ類以上,城市飲用水源地、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建成11個省級、12個州級美麗河湖,完成義務植樹199.7萬株、人工造林7.1萬畝,盈江59萬畝西南樺獲國際森林可持續發展認證,全州林草綜合產值151.5億元、增長25.3%。芒市成功創建為省級綠美城市,芒市大河、麻栗壩水庫成為全省綠美河湖標桿。盈江獲評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新增省級森林鄉村35個。
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升級版,新增1個國家級、33個省級示范單位,投入19億元建成57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信訪形勢平穩可控,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成效明顯。綜合應急救援能力不斷提升,盈江“7·28”賀宋村泥石流避險經驗入選全國地質災害成功避險典型案例。高效應對芒市、隴川5.0級地震,群眾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恢復重建工作有序開展。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農增收鞏固成果
今年,德宏將聚焦“三支柱一標桿”主攻方向,千方百計穩一產、增二產、活三產,堅定不移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全力以赴解難題、促發展、惠民生,增活力、防風險、保穩定。
以瑞麗沿邊產業園建設為龍頭,主動爭取和用好國家、省賦予沿邊產業園區的支持政策,打通用工、用地、用能、財稅、金融、物流等要素保障“最后一公里”,進一步增強對產業轉移的吸引力,力爭新落地約10個重大產業項目,新引進落地紡織服裝領軍企業10戶以上,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40億元以上。
加快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各縣(市)爭取各建設1家高品質酒店,建成等級旅游民宿10家以上,爭創芒市孔雀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梁河南甸省級旅游度假區,新創建1個AAAA、2個以上AAA級景區以及1個以上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推動恢復中緬邊境游、自駕游,積極發展赴緬航空旅游,探索開發瑞麗江“一江游兩國”文旅產品,實現旅游接待人數、旅游業總收入分別增長30%以上。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打造2個省級、3個州級、3個縣級優質稻產業基地。全面完成省下達德宏州糧食生產底線指標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94.6萬畝。推進咖啡種植基地生態化改造和新品種推廣,新增咖啡種植1萬畝、改造1.5萬畝。支持適宜區域擴大蠶桑種植,新增桑園1萬畝,持續打造全國優質原料繭基地。
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龍頭企業30戶以上,實施“頭雁項目”和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建強鄉土人才、致富帶頭人隊伍。實施“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4萬人以上,脫貧勞動力培訓1.3萬人次以上、轉移就業5.6萬人以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每個鄉鎮培育1個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5%左右。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