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口岸看云南外貿新活力

海關關員指導邊民通過“互聯網+邊民互市”模式辦理邊民互市相關業務。

本報記者 劉子語

2023年,昆明海關監管進出口貨運量3903.6萬噸,增長32.2%,創歷史新高;騰沖市口岸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97.2%;臨滄市口岸進出口貿易額增長91.2%……云南口岸經濟加快發展,經營主體活力增強?诎冻蔀橛^察云南外貿活力的重要窗口。

口岸經濟動力涌

2月2日昆明海關發布數據,2023年,昆明海關監管進出口貨運量3903.6萬噸,增長32.2%,創歷史新高;監管出入境人員1434.39萬人次、運輸工具776.7萬輛(架、艘、節)次,分別增長9.3倍、4.6倍。全省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整體通關時效保持領先。

冬季,產自緬甸的西瓜等水果正是進口中國的季節。在緬甸種植的麒麟瓜從種下到收瓜只需要100多天,周期短、口感好,市場需求旺盛。為此,章鳳口岸開設“綠色通道”助力水果安全、順暢進口。

2023年,昆明海關監管中老鐵路跨境貨物421.8萬噸,同比增長94.9%,中老鐵路運輸范圍已覆蓋國內31個。▍^、市)和12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昆明海關實施海關監管服務樣板工程,加快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推廣“提前申報”“鐵路快通”等模式應用,為企業訂艙、業務流程設計、申報、通關查驗等各環節提供便利。磨憨鐵路口岸已成為全國通關效率最高、貨運增速最快的口岸以及我國連接東盟最大的鐵路口岸。

“互聯網+邊民互市”增便利

1月22日,河口瑤族自治縣第50邊民互助組以“落地加工”業務模式向河口海關集中申報了6票共計301噸重的干木薯,從申報到辦結海關手續僅用時1小時。

“用手機App就能了解貨源、訂單、物流等信息,進行申報特別方便,通關速度也越來越快。”第50邊民互助組邊民陳培培開心地說。

目前,云南省經批準的邊民互市點共有21個,占全國的40.38%。近年來昆明海關創新“互聯網+邊民互市”監管模式,打通海關、商務、稅務、銀行等系統接口,實現業務申報、交易、結算等在線服務,互市貿易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協同監管,該模式創新在全省12個口岸推廣。2023年,云南省邊民互市貿易額200億元,同比增長55.3%。

“互聯網+邊民互市”為陳培培參與邊民互市帶來便利,“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使得他們申報的干木薯可以直接運至當地的落地加工廠,加工生產為酒精上市銷售。

“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是國家支持邊民互市貿易創新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指在實行邊民互市貿易的邊境地區建立加工廠,引導當地邊民以邊民互助、合作的方式與加工企業建立購銷關系,將通過邊民互市方式進口的商品作為原材料銷售給加工廠,通關時享受委托申報、直通運輸、免到場查驗等便利化措施,讓互市商品有更加穩定的銷路。

2023年11月18日,云南省內首個邊民互市落地加工項目在河口口岸落地實施。截至2024年1月23日,河口海關共監管驗放邊民互市落地加工貨物1043噸,貨值183萬元,幫助每位邊民月均增收2000余元。目前,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7個沿邊州(市)已有備案落地加工企業41家,加工產能每年300萬噸。

政策“上新”惠企業

2023年,云南省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總值234億元。一系列改革措施幫助企業創新業務,促進云南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是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航空樞紐,民航人才屬地培育需求較大。昆明海關結合地方政府和企業需求,依托綜合保稅區業態,創新推出綜合保稅區飛行模擬器培訓監管新模式!帮w行培訓人員、學員進出綜保區更方便,我們公司進口的飛行模擬器等價值較高的入區設備也可以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痹颇蠔|方飛行培訓有限公司總經理俞達說。綜合保稅區飛行模擬器培訓監管新模式在昆明綜合保稅區試點以來,該企業已開展飛行培訓2.4萬余人次,綜合保稅區飛行模擬器培訓監管新模式為企業設備進口減免稅收345萬元。

近日,騰沖博軒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通過“多證合一”平臺提交申請,依托海關總署近期上線的“智慧資質管理”系統,企業一次申請,海關一次審核、一次辦理、一次反饋,該企業一次性就取得了市場經營主體和開展進出口業務資質的“雙重入場券”。2023年,昆明海關主動服務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開展“關長送政策上門”活動,推進智慧海關建設,為企業降本增效。

2023年,昆明海關轄區新增備案報關單位6418家,同比增長87.2%;截至2023年底,云南省備案報關單位已突破2.4萬家。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