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春縣深化“三個一線”建設——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富邊穩邊

平河鎮大頭村拉祜寨風景如畫。 供圖

近年來,綠春縣堅持黨建引領,深化“三個一線”建設模式,發揮黨組織在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中的“主心骨”作用,把48個沿邊自然村打造成富邊穩邊守邊的示范樣板。

綠春縣堅持支部建在一線,組建以駐村干部、“頭雁”下派干部等為主體的攻堅克難臨時黨支部,與村民小組黨支部合力攻堅,開展“黨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飄在工地上”實踐活動,把黨建工作融入項目施工管理各個環節。采取“黨組織+群眾”模式集中攻堅幸福村建設的堵點難點問題,以干部之干帶動群眾之干。

“在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中,我們動員黨員群眾主動騰退建設用地180余畝,拆除私搭亂建豬圈、烤房、柴棚等1020處,投工投勞1.2萬余人次。”綠春縣委副書記嚴磊說。

全縣黨員沖在一線,每個臨時黨支部選派一名政治素質高、懂項目管理、擅長群眾工作的黨員干部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成員由駐村隊員、村干部和施工設計監理單位黨員組成,加強后續跟蹤管理。大力推行黨員戶掛牌公示和黨員積分制管理制度,設立黨員責任區,筑牢建設工程質量安全防線。為切實加強戍邊力量,全縣設置抵邊聯防所16個,選派14名專職輔警到邊境村任職,整合外事界務員、護邊員等560余人,選派強邊固防突擊隊員60人,合力堅守邊境一線。

以邊疆黨建長廊示范帶建設為牽引,讓黨旗始終飄揚在一線。全縣積極探索“黨組織+企業+合作社+農戶”聯農帶農富農模式,7個沿邊行政村村集體經濟均達10萬元以上。立足邊關人才培養,建立邊疆國門黨校與7個縣直屬團組織“1+1”定點掛聯沿邊行政村機制,提供黨的建設、就業指導、產業發展、人才培訓等方面的服務。聚焦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六個目標,完成“一村一方案”計劃總投資2.19億余元,鄉村振興項目入庫131個。整合涉農資金2.23億余元,平均每個行政村投入3196萬元。

“我們注重轉變干部作風,在以學促干中檢驗干事本領。大頭村拉祜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經驗入選2023減貧治理與全球發展(怒江)國際論壇案例,平河鎮創建國家衛生鄉鎮順利通過州級技術評估,樹立了國門形象。”平河鎮黨委書記李曉懿介紹。如今,“云端二甫·幸福邊關”“雄關堡壘·梅尼新寨”“幸福邊寨·生態杯倮”等一批美麗村寨,已經成為邊境線上的亮麗明珠。

本報記者 饒勇 通訊員 盧玉華 張國洋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