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產業轉移新引擎 構建企業聚集新平臺

曲靖市昆工科技儲能產業園一期5GWh鋁基鉛炭儲能電池項目車間內,工人正在檢測電池電量。 本報記者 張雯 攝 曲靖經開區南海子產業園全鏈打造新興產業集群。 本報通訊員 李天成 攝

作為云南副中心城市,曲靖展現出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 本報通訊員 李天成 攝

本報記者 張雯 通訊員 王磊 徐靜

近年來,曲靖市委、市政府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固本興新,系統謀劃布局新興產業,加快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努力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打造新能源產業發展新高地,推動曲靖高質量發展,打造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新引擎,構建企業聚集的新平臺,為云南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積勢蓄能。

2023年,曲靖地區生產總值4048.91億元、同比增長7.5%,經濟總量在全國城市的排位大幅前進,預計排名第77位;經濟總量占全省的比重由2018年的11.2%提高到13.49%,經濟增速和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位居全省前列,展現出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

破解產業發展之困

地處烏蒙山區、滇東高原的曲靖是中國262個資源型城市之一,煤炭資源豐富,全市煤炭儲量占全省30%以上,過去是一個典型的高度依賴煤炭資源發展的城市。隨著煤炭發展“黃金十年”的結束,曲靖經濟總體處于低速增長的轉型期,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靠后。為了擺脫因過度依賴資源導致單一產業體系的狀況,破解“一煤獨大”難題,曲靖市委、市政府抓住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國家戰略機遇,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實現產業快速迭代升級,形成主導產業突出的新發展格局。

曲靖市充分挖掘區位、交通、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研究制定了《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大力推動煤炭、鋼鐵、電力、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向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質量品牌方向轉型升級。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騰籠換鳥”為新興產業發展預留空間,努力“清淤擴塘”增大“蓄水池”,集中產業要素資源全鏈打造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構建以新能源電池、綠色硅光伏、綠色鋁精深加工3個千億級產業,有機硅新材料、稀貴和液態金屬、高端鋼材深加工、高端精細化工、先進裝備制造、煙草6個百億級產業,高端食品、文化旅游2個特色產業,形成“3+6+2”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與轉型升級。

規劃先行、政策賦能。曲靖市委、市政府一方面搶抓新能源電池產業加快發展的窗口期和機遇期,在曲靖經開區規劃建設占地15平方公里新能源電池產業園,圍繞“資源—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利用”產業鏈,打造從磷酸鹽系正負極材料、添加材料、配套材料到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的產業集群,推進“風光儲充放”一體化應用,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從材料制造向全產業鏈拓展,著力把曲靖建成全國新能源電池產業重要基地。另一方面,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雙碳”目標,發展綠色硅光伏產業,圍繞“多晶硅—單晶硅棒—單晶硅片—電池片—組件+配套產業+光伏電站”全產業鏈,大力引進上下游產業鏈配套項目,推動初級產品、中間產品、終端產品協同配套,打造綠色低碳、集約高效、鏈條完備的產業集群,將曲靖建設成為“世界光伏之都”。

方向明規劃清,招商引資就是關鍵一招。曲靖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三年行動計劃,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整體聯動、精準對接、高效服務、失職追責的“大招商”工作機制。圍繞“3+6+2”產業發展,按照補鏈強基、延鏈擴容、強鏈突破的原則,健全招商引資項目信息庫,動態完善重點招商區域、重點招商企業“兩個清單”,緊盯百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招大引強,并創新招商方式,加強駐點招商機構建設,組建10支產業招商工作隊,市縣主要領導帶頭招商、產業招商工作隊一線招商、行業部門專業招商。深圳德方納米、福建寧德時代、惠州億緯鋰能、江蘇潤陽、香港信義玻璃、浙江今飛等一大批東部行業龍頭企業紛紛進駐曲靖,建廠運營。

“筑壩圍堰”聚富礦

走進麒麟產業園區越州片區,信義20萬噸多晶硅配套2萬噸白炭黑一期項目施工現場熱火朝天,項目建設已基本完成。項目建成投產后,成品將直接提供給曲靖經開區的隆基、晶澳、陽光等企業進行拉棒切片,補齊硅光伏產業鏈上游短板,光伏玻璃則可以直接提供給下游組件廠商使用。

隨著前端項目和后端項目的補鏈、延鏈,綠色硅光伏產業在曲靖實現全產業鏈閉環發展。同時,通過強化曲靖經開區的核心引領作用,協同發揮麒麟、沾益、馬龍三個片區的產業配套功能,在區域上成功打造園區協同發展的“曲靖范本”。

曲靖市把園區建設作為推動產業轉移的主陣地,承載產業、集聚產業的發展平臺,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開發區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曲靖市開發區振興三年行動(2023—2025年)》。2023年,曲靖市印發2023年開發區要素保障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堅持“要素保障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圍繞開發區項目建設中的用地、用電、環境容量、資金等要素,著力破解要素瓶頸制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改善軟硬件環境,為承接產業轉移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園區總是快我們一步,我們土建準備開始,他們的進場道路已經修好,我們的廠房準備開建,他們的水電已經全線拉通,這樣的無縫對接為項目快速順利推進提供了重要保障。”談到沾益片區的要素保障,赫里歐新能源(曲靖)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寶榮稱贊有加。

赫里歐年產10GW光電建筑一體化產業園項目建設進度提前,已全面進入設備調試階段。不只這一家,曲靖高新區沾益片區的其他項目也正如火如荼推進。

近年來,曲靖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強化要素保障,做到國土空間規劃向園區傾斜,把空間資源向園區傾斜,所有園區預留空間達400平方公里;資源要素向園區傾斜,2022年省級安排曲靖承接的160億元專項債資金,60%以上投入園區發展;體制機制優化向園區傾斜,“黨工委(管委會)+事業單位+企業”的管理模式,推動園區精簡高效運行。產業項目向園區集中,力爭到2025年曲靖開發區總產值達4000億元以上。同時,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60.01億元的云南省曲靖重點產業基金,強化水、電、路、氣、網等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園區全部實現“五通一平”,動態持有“熟地”1.7萬畝,園區綜合承載能力明顯提升。

從年產13GW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180天建成,到晶澳四期刷新曲靖速度,再到德方納米多達14期的連續投資……過硬的要素保障成就了一個個鮮活生動的項目落地、產業發展的“曲靖樣本”。

水清池凈魚兒歡

“當時在年產7.2萬噸的這個項目上面,我們只用了180天就完成了從打第一棵樁到試生產。這樣的速度在整個行業里面來講是比較快的,對于我們產品快速投入市場有很大幫助。”說起剛來曲靖投資時的場景,曲靖市德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昭沛至今記憶猶新。

把制度作為保障,讓企業投資無顧慮。這樣的快速得益于曲靖服務企業的“三項制度”。圍繞建設“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營商環境目標,堅持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曲靖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曲靖市投資項目代辦制度實施辦法》《曲靖市企業聯絡員制度實施辦法》《曲靖市涉企檢查報審制度實施辦法》,建立起服務企業“三項制度”。之后,曲靖市委、市政府又出臺《曲靖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和《曲靖市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清單》,為企業發展提供全周期、全方位、“保姆式”周到細致服務和審批不見面、無事不打擾的優良環境。

真誠的服務打動了企業,一流的營商環境吸引了企業。德方納米繼在曲靖經開區投資第一個項目——年產2萬噸磷酸鐵鋰后,已在曲靖連續布局14個項目,總投資超200億元。目前,曲靖是深圳德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最重要的生產基地,產能占集團公司的85%以上,新項目建成之后,將超過90%甚至達到95%。

把改革落到實處,用服務提升辦事質效。近年來,曲靖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共調整行政權力事項394項,市、縣全部掛牌成立行政審批局,劃轉事項審批層級全部壓縮至3個以內,辦理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平均壓縮78%,“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達96.59%。同時,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全市各級共377個部門12516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網上服務平臺,網辦率達99.77%,全程網辦率達84.52%,政務服務基本實現“一網通辦”。

曲靖市還在全省率先推出“先建后驗”管理模式,落實招商引資項目聯合預審制度,全面推行“容缺審批”,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審批效率大幅提升,項目審批時限提升70%以上,項目開工時間平均縮短約180到240天。辦事不求人、審批不見面、無事不打擾的營商環境在企業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政商關系,個性化的“貼身服務”,打造了一流的營商環境,給廣大企業家吃下“定心丸”,產生了強大的磁吸效應、連鎖反應。短短幾年,晶澳科技、德方納米、億緯鋰能、陽光能源、隆基股份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在曲靖落地扎根、開花結果,并帶動相關配套項目進駐,推動新能源電池、綠色硅光伏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成為全省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產業鏈布局最完整的產業集群。曲靖,這座產業承接“蓄水池”,呈現出了水清池凈魚兒歡的生動局面。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