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去年民生投入623.7億元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 龐繼光

1月17日,在昆明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昆明市財政局就2023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4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作書面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昆明財政的錢花在了推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等6個方面。其中,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投入民生支出623.7億元,占比74.5%。2024年,市本級財政主要圍繞服務高質量經濟發展、支持高品質城鄉建設等4個方面進行支出。

2023昆明財政的錢花在這些方面

●統籌發力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投入產業發展資金20.6億元,支持工業投資三年倍增計劃,打造現代產業集群,推動工業強市,支持昆明市入圍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等。

●促進服務業提質增效 投入4.1億元,扎實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融資擔保體系等建設,引導金融機構向1800 余戶小微企業發放“昆易貸”43.6億元。投入文化旅游資金21.5億元,支持省圖書館新館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抓好旅游品牌創建、傳統旅游景區提升改造、廣電事業和全媒體營銷等。加強科創人才建設,投入科創人才資金4.6億元。

●大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投入29.9億元,支持高速公路、農村公路、重點主干道路、軌道交通、鐵路、新開航線等“五網”綜合交通重點項目,保障污水處理、主城區雨污分流等重點公共基本建設。全市發行專項債券133億元,支持26個重點項目建設,其中 84億元用于長水機場改擴建項目。

●大力支持開放經濟發展 投入商貿促進資金5.6億元,支持招商引資,推動貿易富市。支持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綜合保稅區等建設,支持對外交流平臺建設,保障外事交流、會展活動等。大力支持磨憨口岸建設,投入 20.6 億元用于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支持高水平編制磨憨國際口岸城市規劃,大力建設基礎設施,發展產業園區項目,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化和開展42個項目前期工作等。

●優先保障民生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投入民生支出623.7億元,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全市教育支出141.9億元,支持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幼兒園改善辦學條件,支持昆明學院轉型發展等。推進健康昆明建設,投入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財政補助資金25.6 億元,全力支持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大傳染病防控、公立醫院發展和醫療服務保障能力提升、采供血運行保障、優化生育獎勵扶助政策落實等。健全完善社保體系,投入6.4億元,用于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支持穩定擴大就業。投入10.2 億元,用于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及殘疾人事業發展等,保障基本民生。投入18.1億元,用于落實退役軍人及優撫對象保障政策。投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財政補助27.7 億元,完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投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財政補助10.1億元,支持全民參保擴面計劃,不斷提升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改革完善被征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障。保障“平安昆明”建設,投入32.9億元,全力支持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成功創建。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支持重大活動安保、信息化建設、反恐維穩、禁毒、打擊電信新型犯罪等,維護社會穩定等。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投入3.1億元,支持垃圾收運處置、城市照明及景觀綠化、高標準編制城市發展規劃等。投入11.5億元用于軌道和公共交通運營補助,保障公共交通公益性服務質量。投入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6.9億元,用于保障性租賃住房補助和老舊小區、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等。投入補助資金3.8億元,支持 33 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下達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 1.7億元,高質量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投入農林水資金57.4億元,支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壯大村集體經濟、林業生態發展、滇池沿岸重點鄉村改造提升等,加大農業產業扶持、農業科技創新投入,發展高原特色現代都市農業。加大財政向農業的傾斜力度,統籌土地出讓收入10.5億元用于農業農村 8項支出,爭取國債獎補資金11.6億元用于水利災害防治及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1.7億元用于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全市通過“一卡通”發放各項惠農惠民補貼23 億元、624萬人次,穩定農業生產、保障農民收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投入30.2 億元用于生態環境建設,支持高原湖泊治理、滇中引水、污水處理、大氣和土壤污染防治等生態環境項目建設,有力保障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金沙江流域昆明片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示范項目成功申報2023年中央示范工程。

●堅持政府過“緊日子” 全市“三公”經費預算 2.3億元、下降 8%,政府采購較預算節約6.1億元、節約率13.1%。壓減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剛性支出,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統籌資金用于民生保障和重點項目。持續推動財力下沉,市對下財力性轉移支付11.7億元,重點向困難縣區傾斜,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2024市本級財政資金重點投入在這些方面

●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 支持以多種方式和渠道擴大內需;合理安排政府投資規模,加強項目儲備和申報,積極謀劃發行專項債券,加快項目實施,支持重點領域補短板,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貫徹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等。

●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安排產業發展資金13.7億元,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大力支持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稀貴金屬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打造現代產業集群等。

●促進商貿服務業發展 安排商貿服務資金14.4億元,支持招商引資,促進內外貿發展,做大開發平臺。支持消費提質升級,培育壯大新型消費,促進服務業發展。安排10億元支持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支持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和市政配套設施建設,保障產業園區重點項目,提升規劃建設管理水平。

●安排34.6億元用于“五網”綜合交通和重點基本建設項目 支持高速公路、軌道交通、農村公路、市政道路、鐵路樞紐等建設,保障機場運營補貼,夯實輻射中心基礎。支持新體育中心建設、引水工程建設、滇池綠道等重點項目,安排項目前期經費,推進項目盡快落地開工,擴大有效投資。

●安排14.9億元用于城鄉發展建設 支持城市品質提升七大工程,高質量建設公園城市。支持城鄉公交、保障性住房、主城區雨污分流治理、垃圾收運處置等,優化完善城市功能設施,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支持城市照明及景觀綠化、滇池綠道等,高標準編制城市發展規劃,推進市容市貌改造升級。

●安排5.7億元用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保險補助,保障糧食安全。支持滇池沿岸重點鄉村改造提升,實用性村莊規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大農業產業扶持、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投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安排10.2億元用于生態環境建設 爭創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支持高原湖泊治理、污水處理、大氣和土壤污染防治、重點水資源保護等項目。

●安排社會保障和就業資金30.9億元 用于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安置、城鄉低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大學生就業創業等項目。強化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幫扶,持續援企穩崗、保障職業技能培訓,支持新就業形態。落實退役士兵、優撫對象等人員社會保障政策,完善低保、殘疾人、特困人員等群體的社會保障機制。持續支持全民參保計劃,強化“一老一小”服務,織密扎牢民生保護網。

●安排教育資金17.1億元 支持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安排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資金2.3億元,創新“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推動文旅產業發展,保障重要體育品牌賽事舉辦,擴大公共文化體育服務供給。

●安排醫療衛生健康資金24.8億元,支持“健康昆明”建設 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長期護理保險補助、城鄉醫療救助,提升醫療保障水平。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發展,保障采供血工作,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財政保障機制。加大醫療救治基建及設施設備投入,支持市二院新院建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能力提升工程等。

●安排社會綜合治理資金7.4億元 鞏固拓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成果。支持掃黑除惡、禁毒、反恐維穩等,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障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監管、數字交通智慧交管、組織及服務能力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建設等重點工作,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昆明”。保障應急物資儲備、糧油儲備補貼、公共消防設施購置,提升綜合性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其中,安排市對下財力性轉移支付13億元,強化財力薄弱地區的資金保障。守住政府債務風險防線。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