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東西部協作上海幫扶資金壯大特色產業——尋甸縣農特產品成市場搶手貨

本報記者 龍舟

● 東西部協作幫助尋甸建成農產品分揀中心

● 每天向上海市場發送200多噸蔬菜

● 有機獼猴桃暢銷全國10多個城市

● 帶動村集體年均收入17.6萬元

近年來,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依托東西部協作發展契機,充分利用上海幫扶資金壯大特色產業,在積極延伸本地產業鏈、發展集體經濟、提升人居環境的同時,著力打通市場渠道,越來越多藏在深山的農特產品成為上海市場的搶手貨。

冷庫分揀中心投運

尋甸蔬菜直發大市場

近日,仁德街道北觀社區農產品分揀中心和食用菌菇種植項目全面完工,正式投入運營。2個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17億元,其中東西部項目協作資金2330萬元。

北觀社區農產品分揀中心是目前全縣容積量最大的冷庫,共建設標準化冷庫14間,單間冷庫容積為1800立方米,可儲存蔬菜2880噸。“以前,我們縣種出來的蔬菜先要運到昆明周邊縣區的冷庫進行分揀,再發往大灣區。分揀中心建成后,我們運輸成本降低了,有條件將蔬菜直接發往上海,每天可以發送200多噸。同時,還能為全縣20多萬畝蔬菜提供服務。”分揀中心主要營運公司尋甸春意蔬菜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懷春說。

距離分揀中心不遠的北觀社區新莊村小團山1號食用菌菇栽培車間里,一朵朵碩大的銀耳菌棒整齊排放,正待上市。“我們這個項目新建廠房5間,主要種植鹿茸菇、灰樹花、赤松茸、小平菇等食用菌菇,日產可達10噸,產品直供上海和國外市場。”項目運營公司云南山之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義華介紹,項目一期達產后將實現產值8000萬元以上;二期項目還將引入移動式菌菇栽培車間,進一步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出菇率。

據悉,兩個項目每年將為村集體增加120余萬元收入,還為附近村民提供了500余個就業崗位,增加1500余萬元的務工收入,呈現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村民收入穩定增加的良好局面。

“盒馬村”助力

有機獼猴桃進入全國市場

2023年10月28日,在云南省商務廳、上海普陀區交流辦、尋甸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盒馬與昆明晟瑞果蔬種植有限公司達成深度合作,云南省首個有機獼猴桃“盒馬村”正式落地,尋甸獼猴桃有了穩定的銷路。

“在北京、上海等10多個城市的200多個盒馬門店都可以買到尋甸有機獼猴桃,這一季獼猴桃產期,我們僅盒馬鮮生的渠道,預計就能實現產值900萬元。”昆明晟瑞果蔬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浩杰表示,企業如今的發展離不開東西部協作項目資金的支持。2020年8月,公司所在地尋甸縣鳳合鎮楊家灣村冷庫及附屬設施項目完工。項目共投資450萬元,其中,上海市幫扶資金投入200萬元建設768平方米冷庫主體、1150平方米冷庫分揀車間等。2022年,公司實現產值達1200余萬元,2023年產量達1200噸。公司帶動村集體年均收入17.6萬元,吸納當地農戶就近務工,每年支付勞務費用180余萬元,帶動周邊農戶年均增收1800元以上。

“目前整個基地規模約3700畝,包括2000畝左右的獼猴桃和1000多畝的蔬菜基地。”徐浩杰說,公司將整合楊家灣村集體經濟、農村合作社、種植養殖大戶等多方力量,以“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推進獼猴桃種植面積達1萬畝,深化與盒馬鮮生銷售合作,依托“盒馬村”項目建立更加完善的有機獼猴桃供應體系,打造村企農合作共贏、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共生的樣板。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