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區推進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應用

本報訊(通訊員 李丹 郭艷波) 近年來,玉溪市江川區通過開展化肥利用率等田間試驗,大力提倡化肥減量增效技術,突出抓好增施有機肥、推廣新型肥料、改進農作物施肥方式等技術配套應用,提升施肥專業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有效促進星云湖流域綠色高質量發展。

日前,玉溪市煙后蔬菜減肥增效現場觀摩培訓在江川區寧海街道伏家營三組舉辦,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煙后第一茬蔬菜減肥增效同田對比試驗的關鍵技術措施及成效。

此塊試驗田共分為4份,田間的指示牌上分別注明每塊田里施用的氮磷鉀含量和肥料費用。試驗田的主人張艷麗介紹,為了便于對比,試驗時每一塊田的面積都是相等的,從9月收完烤煙后參與試驗,她家全程共施肥5次,每次都是4種肥料同步施用。在另一塊試驗田里,村民張森陽同樣很滿意。他家有1.5畝田參與試驗,這茬蔬菜產量預計有3.5噸,明顯能感覺到施用有機肥的菜長得更快一些,提前一個星期就能上市。

“施用有機肥,在常規種植的基礎上減氮20%至40%,減磷40%至60%,每畝可節約肥料成本233元至641元。”玉溪市農業科學院作物施肥技術研究所所長錢榮青介紹,此次試驗采取增施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每次施肥均由市農科院全程參與、示范施用,實際測算下來,畝產量也比常規種植增加63.55公斤,按市場價每公斤5.3元計算,產值提高了336.82元,每畝增收569.82元至977.82元。

近年來,江川區以提質增效為主要目標,全面引導星云湖流域廣大群眾發展綠色種植,創新農業種植方式,大力開展農藥、化肥減量活動,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精準滴灌等先進技術,提倡使用生物肥和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率,實現糧食生產減肥增效、培肥地力、“藏糧于地”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目標。截至目前,全區完成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34.9萬畝次,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示范8.54萬畝次,推廣綠色防控面積63.63萬畝次,完成統防統治面積71.61萬畝次。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