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郭曼報道 12月26日,天眼查研究院發布快遞業發展綜述,稱“小包裹”映射“大經濟”,網絡通達全球的快遞業已成為現代物流領域覆蓋面最廣、綜合運輸方式應用最好、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生產效率提升最快的代表性行業。
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數據顯示,12月4日18時26分,隨著一件由順豐速運承運的訂購鮮花從云南昆明寄往四川成都,今年我國第1200億件快件正式產生。這也是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200億件大關。
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的提升和快遞業的高速發展,快遞業務量也在高速增長。2016年—2021年,我國快遞業務量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長速度。2021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083億件,較2020年增長29.9%;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105.8億件,同比增長2.1%。由此可見,自2021年以來,我國快遞年業務量已連續三年突破1000億件。
快遞業作為新經濟、新服務、新業態的代表,當前正處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戰略發展機遇期,在我國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指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等服務業,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加快推進服務業數字化。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快遞物流現存相關企業182.3萬余家。其中,2023年1月—11月,新增注冊相關企業23.6萬余家,與2022年相比上漲26.3%。
中國快遞業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和投資,投資方向主要集中在即時配送、快運、末端配送以及轉運中心建設。從地域分布來看,上海、廣東、浙江三地制造業、外貿經濟較為發達,尤其是跨境電商,企業出海的需求很大,因此融資事件位居前列,分別擁有29起、18起及12起。從融資事件的行業分布來看,綜合物流、物流信息化以及跨境物流位居前列,分別擁有19起、16起及14起。
同時,快遞業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有2.2萬余項實用新型專利,1.5萬余項發明專利,外觀設計以2000余項位居專利第三。從具體的專利類別來看,與人工智能技術有關的專利申請近百項,比如:“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快遞分揀裝置”“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物流包裹分揀系統”等。另外,與快遞搬運、快遞倉儲有關的,基于機器人的專利申請擁有超1300項。
相關
今年云南快遞量將超10億件
本報訊 記者楊官榮報道 12月25日,記者從云南省郵政管理局獲悉,今年前11個月,云南快遞業務量達98665.92萬件,同比增長22.60%。全年快遞量將超10億件,這也將是云南快遞量首次超10億件。
郵政行業支撐經濟向好作用明顯,特別是郵政快遞與電子商務、現代農業、現代制造業等深度融合,助力消費市場的恢復和不斷擴大,彰顯了中國消費的巨大動能。從云南來看,截至11月份,全省郵政行業寄遞量累計144811.49萬件,同比增長13.05%。全省郵政行業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141.14億元,同比增長13.54%,其中快遞業務收入累計103.52億元,同比增長15.36%。
云南快遞看昆明。今年1月—11月,昆明郵政行業寄遞量累計74643.84萬件,同比增長13.22%。其中,快遞量(不包含郵政公司包裹業務)累計60923.22萬件,同比增長19.06%。全市郵政行業收入累計67.56億元,同比增長12.42%。快遞業務收入累計54.98億元,同比增長12.20%。
根據《云南省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云南將基本實現郵政、快遞、電商、交通、供銷、商貿等末端資源整合,農村現代流通體系趨于完善,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更加暢通,農民收入和農村消費持續提升,流通業態模式更加豐富多元,流通成本持續下降,流通效率明顯提高。此外,云南還將進一步完善以縣城快遞物流集散中心、鄉鎮快遞物流服務站、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為支撐的三級物流配送體系。以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為主導,整合農村流通資源,鼓勵郵政快遞、供銷、電商、交通運輸、商貿流通等各類流通經營主體,結合實際開展資源整合、合作經營,促進流通資源高效集約配置,引導網絡貨運平臺業務向農村地區延伸。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